军民融合正确三步走系列一
-
面议
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掀起了一场“参军热”,一大批实体行业在这股热潮中看到了自身发展的光辉前景。“两弹一星”的辉煌历史,更是军民融合创造的奇迹。在前不久党的报告中,三次讲到军民融合,将其作为实现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再次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军民融合的高度重视。
我军对军民融合有着迫切需求
(一)需要仿真和模拟技术预测和设计未来战争
我军经历了“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未来打什么仗就研发什么武器”的阶段,现在我们国力提升了,有条件去预测和设计未来战争的模式、规模、强度和持续时间等。需要理清可能和潜在作战对手,运用的网络及计算机技术,让从虚拟的战争环境中来真实的提升作战能力。在这个领域,国内不少民企已经走到了前面;目前美国和法国的研究在世界。这个领域的难度是对参战各方、战场环境、作战进程等不确定情况的数据化。
(二)需要引进新技术提升抗干扰能力
发达国家的战略防御能力、干扰技术快速发展,对我军未来作战的有效性构成威胁。对此,我们一是需要引进能够释放高功率干扰信息的芯片。以防止敌卫星、雷达的侦察、监视和定位,有效规避敌人的拦截。二是需要引进能够抵御敌各种频率干扰信息的技术。以能够有效破坏和干扰敌各种侦察和定位。
(三)需要新材料提升武器突防和阵地抗压能力
需要新材料提升武器突防和阵地抗压能力。一是各种隐形材料。如纳米、石墨烯材料,战略轰炸机表面,使其能够有效隐身、规避敌各种侦察。二是耐高温材料。使我们的战斗部和其他能够承受再入大气层时的磨擦高温。三是高抗强度建筑材料。四是各种防腐涂料。使我军长期置放在水下和坑道内的武器和装备能够有效防腐。
(四)需要提升战略侦察及打击效果判定能力
亟需引进侦察、监视和跟踪技术。一是能够对敌战略动向能够随机洞察。以有效应对“萨德”系统及“标准3”型海基防空;二是能够对打击效果能够随机侦察。为实施后续火力打击提供决策依据。
(五)需要定量规划发展的数量、规模和结构
现行对体制编制的改革,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确定整体及各军种、战区、各战略方向部署的数量规模,应有增有减,提升质量,优化组合。其根本依据就是,要能够有效维护和确保打赢。
(六)需要测量和制导控制技术
过去发射卫星是使用的运载火箭,现在民用航天技术已经超过了军方。需要引进的飞行控制、级间分离、对接、准时返回等控制技术,使我们的战略武器控制更加、命中精度更高,大限度的减少或杜民用目标及普通平民的附带毁伤。
(七)需要能够适用恶劣环境的装备装具
在平时,需要能够进入特殊地域的装备。特别是要有能够在核污染、化学污染、各种自然灾害情况、在遭到人为破坏后使用的装备和装具。在战时,需要适用的装备和单兵装具。使之更加适应各种恶劣环境,各种装备车辆能够在不同的道路上、不同的坡度、不同的转弯半径道路上行驶,确保能够很快展斗队形和战场作业。
(八)需要畅通的、能抗干扰的指挥通信手段
一是亟需解决越级指挥和横向联系手段。我军过去大都是纵向逐级指挥,未来需强化越级指挥和横向联系。二是亟需解决恶劣环境下的指挥控制。我们应具有在恶劣环境中指挥控制手段和设备,需要抗干扰能力强的无线、网络、密码、密语和代码通信技术。三是亟需解决军事通信瓶颈问题。通过引进通信技术和装备,以解决一系列通信难题。
(九)需要计算各种目标信息和数据
多年来,我军所进行的目标整编工作,大都是针对已经确定的对手和静态目标,这种情况亟需改变。一是展开对潜在对手的目标整编。对可能成为敌人和潜在对手的重要目标要建立整编档案,如东北亚地区新的军事目标如“萨德”系统等。二是增加对动态目标整编。对各种移动目标(、卫星、战机)运行规律进行目标整编,以及时发现、随机跟踪和准确打击。三是引进的侦察定位技术。主要用于作战和平时救援行动,提高行动的针对性和准确性。现在已研发成功的小卫星就很实用。
(十)需要稳定可靠的地下水风电供应
地下设施是打仗的依托,具有可靠的水风电供应。一是引进性能好的用水过滤设备。使自然水质即使在受到污染后也能处理为生活用水。二是引进的通风过滤设备。尽快改善机库、坑道、竖井等设施的通风质量。三是引进垃圾、粪便处理技术。对在机库、坑道和竖井中产生的各种垃圾、粪便能够进行化解处理。
(十一)需要拓展丰富军营基层管理内涵
目前多数仍实行“封闭式管理”,致使生活环境与外界隔绝而单调枯燥,这种情况应得到改善。一是引进新型教育训练设施。逐步淘汰现有单调、落后的训练设施器材,丰富基层文化、科技和日常生活。二是引进民用网络技术。构建军事局域网,改善基层的军事互联网,让官兵从中学到知识、开拓视野。三是引进地方高水平老师。让民企技术人员进入军营,使官兵学到新的信息知识和军地技术;围绕社会和热点问题请解读。
(十二)需要能够用于预备役的训练设施
预备役是确保和具有持续作战能力的重要力量,应尽快解决管理松散、装备落后、缺乏训练等问题。一是完善方案。需要军地双方共同研究制定预备役官兵尽快到岗到位的方案预案。二是强化措施。需要与地方协调好预备役官兵归建到岗的多种方式的保障措施。三是改善条件。解决好预备役官兵平时训练与管理的条件、手段和设施问题,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相信在党中央领导下,在各级和民企的共同努力下,军民融合事业必将快速发展,一定能够为更好的维护、为未来军事斗争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战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