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均窑真假
-
≥ 6件¥6666666.00
官窑起自唐,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贡器,一是指官厂。自唐代至元代(公元八世纪~十四世纪),官窑多有贡器,少有官厂,采取的形式是"官监民烧",烧出的瓷器,"千中选十,百中选一",进贡给统治。这种瓷器就叫做贡瓷和官窑。那时,唐代在产瓷区设有司务,如唐景隆初(公元707~709年)褚绥为新平(景德镇)司务,奉诏监烧献陵祭器。宋代设监,如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州窑务。到了元代则设局,以提领监陶,后改为本设总管。他们烧出的"景德年制","枢府'等款式的瓷器,分别称为"景德窑',"枢府窑"等。
官窑,是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供御捡退,在当时俗称"官窑"。官窑,毛公洞(今 江苏扬州一带)。南宋官窑瓷器沿袭北宋风格,规整对称,宫廷气势,高雅大气,一丝不苟。因为胎土含铁量,手感沉重,胎土呈深黑褐色,后称"紫口铁足"。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温润如玉。釉面多层反复细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纹理布局规则有致,造型庄重大方。另外"肉腐留骨"(露胎处象死人骨头,俗称"骨董")也是那时所造。我们今天所称官窑泛指历朝官府烧造瓷器,其实,历史上仅指南宋时期烧造的瓷器,后世再无此称呼。
此官窑非彼“官窑”,这才是真正的官窑瓷器
官窑青釉弦纹瓶
官窑之谓,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内涵。就广义而言,是有别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在宋代瓷器中,官窑即是一种专称,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故又有"旧官"和"新官"之分,前者为北宋官窑,后者为南宋官窑。
平时在收藏过程中见到的一些型不正,釉不纯,胎质也不太好的类似五大名窑的器皿,就是这类民窑仿品。至于它的年代应该不成问题,大多是同一时代烧制,而真正称官窑的佳器是毫无瑕疵的,它是集全国高手的之作,增一分嫌多减一毫嫌少,每一件都是精益求精之精灵,这也只有在中国绝端封建政制下才能产生的,为了满足皇权的欲望,可以不惜任何功本,甚至人的生命,在民主政体下是不可想象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件官窑器均凝聚着窑工的血汗和生命,如果我们有幸得到它当百倍加以爱护,丝毫的损害都是对人类文明的犯罪!
此官窑非彼“官窑”,这才是真正的官窑瓷器
官窑大瓶
平时,我常常会接待一些收藏人士,拿来让我鉴定,除了大多是新仿外,也有一些类官类汝类哥类钧类定的东西,看上去是老货,但与正官窑器有差距,这些就是同时代生产的民窑产品,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比集残片好些,收藏视财力而行,正官窑买不动的就退而求其次。
这种官民并行的现象其实沿袭了很长时间,直到清雍正时期才有所收敛,因为清律较为苟刻:查实有仿官窑者将处以重刑,而雍正之前凡官窑次品一概打碎就地掩埋,雍正和乾隆因惜财做了就地变卖的御批,稍有瑕疵的官窑器自此流入民间。嘉庆时也变卖了一批内府藏的官窑器,到了清末,宫中太监偷带出宫的,尙有一定数量。但真正的正官窑佳器当时主要陈设和储藏在圆明园内,后悉数被虏去海外,这些大多是真善美精尖稀的正官窑佳品,其中不乏有很多唐宋元的高古。近一二十年现身在苏富比、佳士得、邦翰斯等国际大拍公司平台上的有些宝物便是战乱中被虏掠出去的。为什么前国内藏家所拥有的藏品没有海外藏家收藏品的档次高,这也是个主要原因,加之文革的浩刼。
此官窑“官窑”,这才是真正的官窑瓷器
如何辨别官窑葵瓣洗
我也经常会碰到一些类官、类哥、类钧、类汝的东西,业内常有官哥不分,汝钧不分的说法,其实这类东西都是同时代的民窑产品,民间在仿制过程中做的四不像,作为正官窑器是不允许的。故凡称得上官窑器的一定钧是钧,汝是汝,官是官,哥是哥,特点明显,标志清楚,毫不含糊!这就是皇力的作用!
深圳有这些藏品鉴定出手可以,信,1,3,0,5,8,0,3,4,3,2,9,发高清图片我先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