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污水处理厂(站)、大型人工湿地等集中式治污设施建成后,要明确资产归属和权责划分,并对治污设施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应委托技术服务机构或人员统一负责日常运营、维护和管理。化粪池、小型湿地、氧化塘等分散治理设施一般可由农户自行负责日常管理,项目管理单位定期委派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维护。经济欠发达地区一般可采用“补贴”为主的方式保障治污设施初期运行经费,逐步摸索建立适合本地区的运行管理模式;经济较发达地区可采用“补贴+适当收费”的方式,并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委托公司负责设施运营。
配备格栅、泵房、曝气等动力设备的项目,需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保障设备稳定、安全运行。建设人工湿地、土地渗滤系统的项目,需及时清理堵塞、淤积等问题。
一〔上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分散式处理模式
(1)综合考虑地形条件、人口规模、经济水平等因素,结合沼气、卫生厕所、化粪池等建设,对区域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设施建设实施统一规划、设计、实施。
(2)采用污水资源化利用的项目,应与农田水利灌溉系统、排洪系统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管道、沟渠和池塘,亦可配套建设污水农田回灌的水质深度处理系统。污水收集系统按照地形条件确定,入户管道管径一般应大于75mm,支管管径大于 200mm。
(3)以单户或多户为治理单元的项目,宜建设小型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沼气池、氧化塘等,并与三格式化粪池、沼气池配套建设。
(4)针对流域水环境保护的连片污水处理项目,污水处理后需根据水环境功能要求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可建设水质深度处理设施,并结合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项目统筹建设。
农村生活垃圾连片处理项目农村生活垃圾需开展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处置项目应统筹考虑人口规模、服务半径、运行管理成本等。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系统的设计,要为项目扩容预留空间。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模式
二〔上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1)区域内已建有大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项目,应依托养殖场建设粪便堆肥设施和收集设施,养殖散户配备干湿分离机。废水处理应建设厌氧处理设施,亦可依托现有户用沼气池和污水沼气净化池等改造建设。
(2)采用“养殖入区(园)”治理模式的项目,按照可供利用的土地面积和产业化运作条件,选择建设大中型沼气处理设施或“堆肥+废水处理”设施。
(3)采用区域治理设施共建共享模式的项目,建设以堆肥厂为核心的粪便收集、集中处理设施和以户用沼气(沼气净化池)为主的废水分散处理设施。堆料场容积一般需能容纳10天以上粪便量,同时建设防雨、防泄漏设施;贮存塘容积按照计划收集进入堆肥厂的粪便量、日收集粪便量、降雨情况等确定。受发酵场地、时间、运输等因素限制,一般应至少设置容纳6个月产生量的贮存设施;发酵池采用一次性发酵工艺的,发酵周期不宜少于 30天;采用二次性发酵工艺的,发酵和二级发酵的发酵时间均不宜少于10天,实际堆肥时间根据 C/N、湿度、添加剂等确定。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模式
(1)农村生活垃圾应推行垃圾分类,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亦可在垃圾中转环节增设垃圾分拣站强化分类收集。垃圾分类方法参照下表
(2)需根据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方式,配套建设相应的垃圾分类、收集、贮存和转运设施。在自然村建设分类收集系统、有机垃圾(可燃垃圾)贮存设施和不可回收垃圾贮存设施;在乡镇建设垃圾分拣站、垃圾中转设施和转运车辆。
(3)以单户为治理单元的项目,应结合秸杆、畜禽粪便等堆肥项目开展工程建设,主要建设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小型垃圾堆肥设施和垃圾贮存设施。堆肥设施应根据垃圾产生量、技术条件确定建设规模,适度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能资源化利用的垃圾要定期清运至乡镇垃圾转运系统,统一无害化处置。
(4)区域内建有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大型有机垃圾堆肥厂的项目,主要建设配套的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设施。在转运环节进行垃圾分类的治理模式,需增建垃圾分拣站。
(5)要统筹垃圾转运站的建设位置、数量和规模,提高转运站转运效率,避免项目重复建设或建成项目的空置。垃圾转运站的建设规模需根据服务区域内人口总量和运行负荷计算,平原、丘陵、山区的垃圾转运站服务半径宜分别大于15km、12km、9km,东、中、西部地区的垃圾转运站服务人口原则上需分别大于50000人、30000人、10000人。
(6)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能力、清运能力、清运周期应与乡镇垃圾转运能力、转运周期相匹配。
三〔上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1)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以建设垃圾收集、转运系统为,在村庄建设垃圾分类、收集、清运设施,在乡镇建设垃圾转运设施,垃圾处理主要依托现有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
(2)布局集中的村庄应统筹建设垃圾收集和清运设施,建设规模参考以下要求设计:采用常规收集系统(不分类)的,垃圾收集箱1个/户,公共场所的垃圾桶主街道 1套/50m(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 1套/80m2),垃圾收集车 1个/20户,垃圾集中收集池 1个/50户,垃圾收集池服务半径需在 30m以上;采用垃圾分类收集模式的,垃圾收集箱 4个/户,公共场所垃圾桶主街道 1套/50m(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 1套/100m2),垃圾分类收集车 3个/40户,垃圾集中收集池 3个/800户,收集池服务半径需在 50m以上。
(3)生活垃圾常规转运站的设计能力一般不低于10t/d。
(4)垃圾转运车额定载重量一般不低于 5t,容积不低于 8m3。垃圾转运站服务人口原则上需在10000人以上(压缩转运站需在 30000人以上),运输半径宜在 40km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