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翡翠白菜j鉴定
-
≥ 1个¥546200.00
及时发货
交易保障
卖家承担邮费
翠玉白菜是中国的一种玉器雕刻,为利用翠玉天然的色泽雕出白菜的形状。清史学者认为,除了国立故宫博物院收藏了3颗翠玉白菜,目前在中国大陆的北京故宫也有一颗,再加上当年孙殿英炸开乾隆慈禧陵墓搜括陪葬宝物时,夺走了慈禧爱、目前下落不明的两颗翠玉白菜,目前在世界上至少就有6颗“国宝级”的翠玉白菜。
其中,的翠玉白菜就是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那一棵,这棵翠玉白菜长18.7厘米,宽9.1厘米,厚5.07厘米,典藏古物分级上为重要文物,仅次于国宝。它与毛公鼎、肉形石共称作“故宫三宝”,故宫许多自制的纪念品都是以翠玉白菜为主题。[1]
历史/翠玉白菜
乾隆皇帝晚年,即十八世纪末,云南到缅甸的山区逐渐大量开采翡翠玉矿。这种在宫中称为“云南绿玉”的新种玉料,很快博得后妃们的喜爱,翠玉白菜就是十九世纪的作品。
工匠利用玉料原来的色泽分布设计成型,琢磨成白色的菜帮、绿色的菜叶,菜叶上还伏着一只较大的螽斯(纺织娘)和一只较小的蝗虫。
螽斯和蝗虫都是繁殖力旺盛的昆虫,白菜又兼备青、白二种颜色,所以这棵翠玉白菜的整体设计蕴含了“清清白白”、“多子多孙”的内涵,正是父母对出嫁女儿的期盼。
关于这颗翠玉白菜的文献很少,只知道这件玉器原本置于北京紫禁城的永和宫,一般推估是光绪帝的妃子瑾妃的嫁妆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