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青花的瓷器至少可以卖到多少钱一件?去哪里卖?
-
≥ 1件¥1.0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人都希望利用自己手里的闲钱来进行投资理财,这个时候很多人把目标定在了瓷器上,那么哪种瓷器有收藏价值?还有就是瓷器到底有没有收藏必要?后期会不会升值呢?
手上有瓷器欲出手或鉴定请咨询:183 1250 6839冯先生
早期瓷器以青瓷为主,隋唐时代,发展成青瓷、白瓷等以单色釉为主的两大瓷系,并产生刻花、划花、印花、贴花、剔花、透雕镂孔等瓷器花纹装饰技巧。
五代瓷器制作工艺高超,属北瓷系统的河南柴窑有“片瓦值千金”之誉。南瓷系统以越窑“秘色瓷器”着名。
唐三彩(唐三彩不是瓷,是低温铅陶)、信乐烧、青花瓷等 依照瓷器出产地点也有不同的分类。
宋代瓷器以各色单彩釉为特长,釉面能作冰裂纹,并能烧制窑变色及两面彩、釉里青、釉里红等。
元代瓷器盛行印花瓷及五彩戗金。
明代流行“白底青花瓷”,青瓷有“影青”,瓷质极薄,暗雕龙花,表里可以映见,花纹微现青色。又有“霁红瓷”,以瓷色如雨后霁色而得名。明代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添加釉上彩而烧成的一种瓷器,由于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绘争奇斗艳,故名“斗彩”。
清代生产“彩瓷”,图样新颖,瓷色华贵,以“珐琅瓷”、“粉彩”,又有“天青釉”,仿拟五代柴窑瓷色,还有霁红瓷和霁青瓷等。清代仿铜胎画珐琅效果的一种瓷器。珐琅彩又称“料彩”。
根据中国历年来的拍卖历史成交记录,元,明,清早期,三代的瓷器是历史的至高点!
元釉里红是元代汉族传统瓷器烧造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品种。元釉里红是陶瓷装饰历史上重要发明之一。
元代八方龙纹釉里红拔白梅瓶它为釉下铜红彩绘、拔白、打板、接胎而成,烧成难度大,氛围特殊性强,应该说元釉里红瓷器是陶瓷史上的一次伟大创新。流传至今的元代釉里红瓷器也很少,可见它的历史性、艺术性、珍贵性,堪称汉民族陶瓷艺术的瑰宝。
在青花瓷发展的基础上,明代的彩瓷发展也有一个新的飞跃。明代永乐、宣德之后,彩瓷盛行,除了彩料和彩绘技术方面的原因之外,更主要地应归功于白瓷质量的提高。
明代釉上彩常见的颜色有红、黄、绿、蓝、黑、紫等,具代表性的为成化斗彩,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工艺。
清朝时期陶瓷文化,汉族劳动人民瓷器烧造水平可谓。
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光耀灿烂的一页。
事实上,不是所有瓷器都具有收藏投资价值,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特别是初入瓷器收藏领域者,除了注意辨别真伪外,还要把握好几个尺度。
瓷器出手、鉴定咨询
冯先生:183 1250 6839(同步)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沿河街50号(工艺美术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