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自贸协定将让两国人民享受到更多实惠。澳大利亚出产的农产品一直享有较高声誉,近年来乳制品、牛羊肉、海鲜、葡萄酒等在中国市场都颇受消费者欢迎。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实施后,众多品类农产品的关税将在数年内逐步下调甚至免除,未来中国消费者不出就能享受到免税的澳大利亚商品。
中澳自贸协定将进一步为两国人员交流提供便利。澳大利亚将为中国年轻人赴澳提供每年5000人的假日工作签证,获得该签证的中国青年可在澳居留12个月。澳大利亚还将给予中国特色职业人员,包括中医、汉语教师、中餐厨师和武术教练提供每年共1800人的入境配额。
中澳自贸协定的签署意味着中国朝着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又前进了一步。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澳自贸协定的签署意味着中澳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全面提升,将进一步促进两国资金、资源和人员流动,推动两国经济优势互补向持久和深入方向发展,使两国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广泛受益。
中澳自贸协定的签署,充分表明我国有信心、有能力与各贸易伙伴建立更加紧密的贸易关系,继续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推进对外开放。
中澳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简称FTA)是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正在进行谈判的一个自由贸易协定。简称中澳自贸协定。于2005年4月启动谈判,2015年6月17日正式签署,2015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
2015年6月17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澳大利亚贸易与投资部部长安德鲁·罗布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分别代表两国正式签署《人民共和国和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1]
《人民共和国和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2015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并次降税,2016年1月1日第二次降税。
2016年1月1日,中方实施零关税的税目数即达29.2%,主要有药品、医疗器械、板材、化工品、农业机械、船舶等;澳方将有45%的税目在协定生效时立即实现零关税,加上原已实施零税率的商品,零税率税目数超过90%
中国和澳大利亚建交四十多周年。在这四十年里,中澳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国现在已成为澳大利亚大的贸易伙伴和主要的投资来源国,中国2011年取代美国成为澳大的服务贸易出口市场。而澳大利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十分重要。中澳双方的经济增长互为促进,形成了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
中澳经贸关系一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近年来更是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亮点。截至2014年,中国已经连续5年成为澳大利亚大贸易伙伴、大出口市场和大进口来源国。2009-2013年的5年时间,中澳货物贸易额超过5000亿澳元,其中澳对华出口超过3000亿澳元。2014年中澳双边贸易总额8106亿,中国贸易逆差3596亿元,中国对澳出口2405亿元,同比增加3.2%。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6001亿元,同比下降2.3%。2014年中国进口澳大利亚主要商品:能源矿产品,钢铁及金属制品,羊毛,棉花。随着双边贸易持续扩大,中国对澳投资,尤其是在能矿领域的投资迅速增长,宝钢、中钢、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一大批中国大型能矿企已经在澳投资并设立了常驻机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