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金叶槐图片,金枝国槐
-
¥80.00
播种:金枝槐播种前用地膜覆盖大垄,之后穴播,穴深2.5-3.5厘米,株距15厘米,1垄播种2行,行距40厘米,将种子播入穴内,1穴2粒种子,播后覆盖2.5-3.5厘米细土,压实。
苗期管理:金枝槐播种后及时浇水,浇透,以后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商情,进行水分调节,遇到干旱时,及时补水,遇到大雨天,及时排涝。
切砧木:金枝槐选择砧木的迎风面,在根部4厘米处,横切一刀,长约0.9厘米,深度以切断砧木皮层为标准,再从横切口中间向下垂直切一刀,长约0.9-1.1厘米,切成“T”形。然后用接刀挑开砧木皮层,利于插进接穗。
插接穗:用接刀直接挑开砧木上的“T”字形切口,将金枝槐接穗插入切口中。插入时接穗的叶柄要朝上。插入后,要使接穗上端同“T”字形横切口对齐,如果接穗过长,把接穗的上端切掉点。
金枝槐的蛀干类害虫
主要是锈色粒肩天牛,每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幼虫钻蛀食树干为害,每年3月上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为害韧皮部及木质部,连续为害后,形成层被破坏,韧皮部与木质部分离,导致受害株树势衰弱、枝条干枯,甚至整株死亡,影响园林景观。
金枝槐叶部病害
主要是炭疽病。该病主要为害叶片、枝梢,多在叶片边缘和叶尖发生感染,初呈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后扩大或多个小斑融合成大枯死斑,呈浅灰褐色,边缘紫黑褐色。嫩枝病斑为黑褐色,病斑扩大绕枝一周,枝条枯死。
金枝槐蛀干类害虫的防控技术主要有人工防治、农业防治、塞孔防治、涂干防治等。
人工防治: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下旬成虫发生期,利用其飞翔能力差的特点,振落受惊成虫后捕杀,或夜间在树干上捕杀产卵雌虫;7-8月产卵期,用铁丝人工钩杀产卵槽内的卵或幼虫。
农业防治:加强肥水管理,保持林下卫生,及时清除衰弱树、病死树及枝条。
塞孔防治:幼虫为害期,用铁丝将新鲜木屑从蛀孔内掏出,塞入浸有内吸性杀虫剂的脱脂棉后用泥封口。
金枝槐根部病害
主要是根腐病,病菌以菌丝体或根状菌索及菌索在病株根部、残留在土壤中的根上越冬。主要靠病根或病残体与健根接触传染,也可从根部伤口侵入。
防控技术
农业防治:搞好修剪,及时清除林下枯枝落叶,施肥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通透性,雨后要及时排水。
化学防治:早春、夏末、秋季及休眠期,在树干基部挖3-5条辐射状沟,灌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预防;一旦染病,及时清除病根,再用1%-2%硫酸铜溶液消毒。
5-6公分的高杆金枝槐是金枝槐基地内培育的规格品种,高杆的金枝槐是使用普通榆树嫁接5-6根金枝槐枝条,经过生长后形成的。在嫁接过程中需要对金枝槐进行整形,主要步骤包括截干,养干和抹芽。
截干就是将榆树砧木确定好高度后在枝条的基部截断的措施。截干主要适用于树干长势软弱,弯曲扭转但具有较强的萌芽,发枝能力的植物,在行道树,花灌上使用较多。乔木品种如国槐,法桐,白蜡,柳树等和金枝槐一样都需要截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