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元青花瓷器拍卖市场行情价值如何去哪里可以鉴定交易拍卖元青花瓷器
-
≥ 1件¥1.00
元青花瓷器去哪里可以鉴定国内正规元青花瓷器鉴定中心
元青花瓷器价值去哪里可以鉴定出手、
元青花瓷器国内机构鉴定拍卖机构
: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北京首都博物馆 王晓斌、叶佩兰、单国强、张淑芬、李宗扬、潘李宗扬、潘深亮、冯邱明老师、等中国团老师帮我公司藏品真伪把关,和藏家面对面交流藏品真伪。
----------------------------------------------------
-征集负责人:李主任
征集单位:上海匡古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
交易方式:国家举办艺术品展览展销交易会全国巡展国际大型拍卖会
咨询热线:(24小时接通)
咨询:(24小时秒回)
元青花瓷器拍卖成交价以及市场行情价值
近年来,元青花瓷器瓷的市场拍卖价一路飙升。在市场上,元代青花瓷器的价格多以造型、,大件的元青花瓷器在国际展览会上以400万至700万港币左右成交的记录不少,至于成交纪录达到1500万港币也有,不过那是少数的特例。在国内的展览市场上,的一件是2002年6月23日在香港展览会上的元青花莲池水禽松竹梅纹碗,以950万元成交,是目前为止的价。
元青花瓷器部分成交记录
元青花云龙戏珠纹兽耳大罐——成交价:10,158,775———2016-10-27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成交价:10,025,600———2016-11-28
元青花鱼藻纹罐———————成交价:9,680,000————2015-10-26
元青花狮纹双耳瓶——————成交价:9,568,000————2016-06-25
元青花龙纹双兽耳罐—————成交价:9,200,000———2015-12-08
元代元青花凤首纹壶—————成交价:7,479,600————2016-06-03
在近日落幕的2017春拍中,中国古代艺术品的瓷器板块出现了3件破亿元之作:一件青花、一件粉彩、一件单色釉,均为中国古代艺术品中较重要的门类。据统计,今年1月至7月中旬,中国艺术品市场拍卖成交总额约286亿元,比去年同期上涨10.36%。其中,瓷器杂项板块实现量价齐升,在推动整个市场向上攀升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元青花
为了延续人们对元青花瓷器的情感,上海博物馆2012年底又再次举办“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大展”。展览是对元青花瓷器的礼赞,也让人们在真赝混杂的收藏市场找到了标准器蓝本。对收藏者而言,触摸真品和赝品同样重要,这是考古学、收藏学、鉴定学的基本。
青花,是中国陶瓷史上绕不过去的一环。肇始于唐代的青花瓷,在元朝确立了形制并马上达到了顶峰。元青花以其大气浑厚的造型与明艳夺人的色彩成为青花瓷不可逾越的丰碑,光照后世。然而,有趣的是,元青花身世的昭示,却是很晚的事情。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明朝一直被认为是成熟青花工艺的起点,人们甚至普遍不知道元青花的存在,历史上也没对元青花有过任何记载。鉴定拍卖看图
元青花苏麻离青
元青花之美,在于夺人。比起后世的青花,它的不同之处在于那一抹蓝色。元青花的蓝色非常鲜明,像蓝宝石一样附着于白玉一般的瓷胎上,仿佛有一种生命力被赋予器物,美得令人。
这种蓝色来源于一种产自西亚的含钴着色剂,被世人称为“苏麻离青”。这类着色剂中,除了钴元素,还会含有一定的锰和铁。元素成分的比例,决定了青花的颜色。苏麻离青之所有负,因其除含有着色能力的钴元素,还具备高铁低锰的特点,而国产青料往往相反,锰含量高、铁含量低,烧成的青花多为浅淡的青色或灰蓝色,并不好看。这种来自西亚的苏麻离青,经过1300摄氏度左右的烧制,呈现出国产青料无法比拟的明艳之蓝,让人见之忘俗。因此元代官窑,特别是为烧制的器物,几乎都采用苏麻离青着色。“苏料”也就成了官料的代名词。到了明朝永乐、仁宣年间,苏麻离青逐渐绝迹于中国的瓷器制造业。
苏麻离青具体产自何处,众说不一。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起,横跨亚欧大陆的中外贸易繁荣昌盛。路连接的是两端,有东西运出去,自然也有东西运回来,其中就有苏麻离青料。有研究者经过实地考察和探访,认为苏麻离青的古代产地是伊朗德黑兰以南400公里的卡尚山区。纵观中国历史,元之前的朝代,很难接受如此张扬的蓝色,比起宋瓷的安静文雅,元青花的美丽是另一个极端,它大胆而热情,似乎一夜之间为文明注入了另一种美学情趣。元青花的诞生带着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印记,并不仅仅表现在其颜色上。目前存世并得到学界公认的元青花,以型大、胎厚、体重为主流,虽然偶有高足碗、梨型壶等小器,但整体上与宋代瓷器的精巧、轻灵形成鲜明反差。此外,元青花的纹饰也带有异域色彩,是波斯文化、伊斯兰文化和中原文化融合的产物。卷草纹、缠枝牡丹、缠枝莲等繁缛纹饰密集绘制于器物表面,与中国本土的图案有差别。此类草花纹具有明显的波斯风格,如今仍广泛存在于西亚国家的装饰中。明宣德以后,随着海外贸易被禁锢,这种进口料就绝迹了,后的绝响是郑和下西洋,带回了少量的进口料,因此在明代永宣年间仍有官窑使用苏麻离青的记录,之后,这种艳丽的颜色就如一股烟云般消逝而去。
元青花
的元青花,当属“鬼谷子下山”图罐。2005年7月12日,英国佳士得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件元代青花大罐被拍出2.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创造了亚洲艺术品在全球拍卖史上的纪录,成为“瓷器”。“鬼谷子下山”是《战国策》里的典故,说的是战国时期,诸侯纷起。军事奇才王翊号称“鬼谷子”,收了一个徒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孙膑。当时燕国和齐国交战,在齐国当军师的孙膑被燕国俘虏,齐国使节苏代求他的师父鬼谷子下山救徒。
元青花的釉面先后有三种
影青釉
又称青白釉,在元代早中期青花上使用,用国产青料。元末青花瓷的青白釉是影青釉的衍生物,和元代早中期青花的影青釉或青白釉有所区别。釉面泛灰或泛黄,釉层光泽较强,或为亚光,除了烧成技术欠缺外,还与釉层中釉灰比例较高有关。元代青花瓷施青白釉,莹润透明,胎骨表面上能看到细密的皮壳层,釉面不光滑,用手握摸有凹凸不平感。器身胎釉微闪青蓝,温润中略显淡蓝,除足圈显水绿色外,器身胎釉往往显出淡牙黄色,有时显出乳浊白色,它的显色会随空气中的湿度、温度的变化而微显不同。元期青花瓶、罐类,斜光透过胎釉会略显出无规则的米白色丝线条纹,也称釉纹饰。元期釉下青花上无气泡,温度偏高时胎釉显干,但有时会出现微弱冒汗现象。元期釉面的显色似有活性之感。
白釉
从14世纪中的至正年间开始使用,用进口青料。釉面白中泛青,釉色莹润透亮,光洁滋润,积釉处显鸭蛋青色,釉色亮度时常会有闪动感,足圈釉面显出淡淡的水绿色。具有恰到好处的透明度、光亮度和色泽,能更好地衬托青花的表现力。
卵白釉
元末青花上开始使用,釉层乳浊,用国产青料,多小型器,以高足杯、碗、钵、小罐类居多,这些器物的外圈往往留下浸釉时手抓留下的指痕。元青花除玉壶春瓶器物外,底部一般无釉。底部露胎的有大小,形状不一的釉斑。高足杯的高足内侧近底处有一圈宽窄不等的釉痕。梅瓶等细身类瓶内侧口沿下素胎。大罐内壁以荡釉法施釉。器盖内侧素胎,浅土黄色,见细微釉斑。元青花器体釉面基本较平,大型琢器在胎体的粘结处釉面微微凸起,器里口部釉厚薄不匀,釉薄处显米黄色。从残器看,瓶的颈部以下器腹内无釉,瓶、罐的底部或高足杯、碗的足内常见一块块的釉斑,每块釉斑周围或足边及缩釉处都呈现出浅色的火石红边线。器物口边有的有毛边现象(即小气泡破裂状)。器表有的釉面有缩釉现象,不严重,属于少数现象。釉面手感温润如玉,光感柔和不刺目,如过于光亮或有较强的光亮点,则值得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