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窑瓷器,收藏前景好
-
面议
收藏瓷器能在增长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开启心智。例如,学习研究历史都会知道,纸张的出现较晚,又难以保存。记载文明除了纸张外,还有青铜、甲骨、竹简和陶器等。陶瓷是物美的书写材料,因此,在陶瓷上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为丰富,如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代表彩陶就记载了大量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和精神追求的图画;如唐代的长沙窑瓷器身上带有大量的诗文,特别是唐诗;再比如宋元时期磁州窑瓷器上不仅出现了大量的唐诗宋词,还画有反映百姓市井生活的图案等。这些文字和图案是我们学习了解历史的好实物资料。瓷器收藏的过程,其实就是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这种积累不仅能开阔视野,而且还能够增强收藏者对工作和生活的热爱和信心。当然,玩物不可丧志,关键是在收藏中感悟文化,体会快乐,让人生增值。
民窑瓷器,收藏前景好
瓷器
近几年来,在拍卖会和古玩市场上,明清官窑瓷。器因量稀物美而广受追捧,价格屡创新高。民窑瓷器是民间用瓷,质量虽然比官窑瓷器逊色不少,但目前明清民窑瓷器的市场价格相对来说较低,还存在着很大的升值空间。民窑瓷器与官窑瓷器相比,具有存世多、价格低、易购买等特点,其未来的性尚未被大多数人所认识。近两年进入城市古玩市场的明清民窑瓷器,数量已大大减少。而明清民窑瓷器中的上品,一定会成为全国各大城市古玩商场中待价而沽的热门商品。
从欣赏价值来看,民窑瓷器型多样,画风活泼,题材广泛,笔法传神,比官窑瓷更有欣赏趣味。市场上民窑瓷器种类极其繁多,明清时代的景德镇官窑民窑瓷器蓬勃发展,规模,民窑瓷器中的精细之物,有些也达到官窑的水平。普通工薪族收藏爱好者不妨收藏一些景德镇以及官、哥、汝、定、钧5大名窑的民窑瓷器,不但投资少,而且瓷艺做工精细,画彩用笔生动细致,神态刻画生动不拘泥,民间收藏市场易获得真品、,且升值也较快。比如一般的民窑出产的瓷器五彩花瓶、香筒和青花碗盘等,在以往市场上一二百元至数百元就能买到,而现在的价格则普遍上升了100%~200%。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的直径28厘米左右的龙纹盘,1999年的拍卖成交价是330元,而现在品相、纹饰俱佳者至少千元以上方可到手。又如在2003年春季拍卖会上,天津文物公司上拍的一件康熙青花暗缸,在康熙时期是很普通的器型,但由于它的画工比较精细,颜色烧得很好,当时估价仅在5万元左右,但终却以22万元成交,显现出拍卖市场对这类民窑的认可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