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晚期官窑瓷器
-
≥ 22件¥22.00
明代晚期嘉靖、隆庆、万历(1522—1620)
明代晚期官窑瓷器
明代晚期官窑瓷器
明代嘉靖(公元1522—1566年,明世宗朱厚熜年号)朝共45年,期间曾多次爆发农民暴乱,国力衰弱。景德镇官窑开始施行“官搭民烧”制度,由于民窑“钦限”器的烧造促进了制瓷技术进步,缩小了官窑器和民窑器之间的差别,嘉靖民窑精瓷已与官窑器之间无明显差别。
明嘉靖 青花五彩鱼藻纹盖罐
盖罐白地青花绘边纹,水草,浮萍,黄彩地平涂十二尾鱼轮廓,于黄地用矾红彩填绘,此法又称‘黄上红’。有文献称“青花矾红彩”,又称“青花五彩”。“凡青花加绘一种以上彩,即称五彩”(《中国古陶瓷图典》冯先铭)。盖罐绘有青花,黄釉,矾红三种色彩,应称“青花五彩”。
嘉靖青花料改用回青料,又称‘青金蓝’或‘佛头青’,特点是蓝中泛紫。初期色彩浅淡,官窑青花蓝色鲜亮,后期色调灰暗。(《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黄上红”,是以黄釉为地,红彩勾填绘画,并刻意留出黄地图案,用红彩勾描主题花纹轮廓。黄彩似蜜蜡,红彩如枣皮,二者表里相互衬托、重叠,呈现出一种凝厚,柔美的橙红色调。《大明会典》载:“嘉靖二年,令江西烧造瓷器,鲜红改为深矾”。
明隆庆 青花「瑞芝云龙」杂宝纹盖盒
明代隆庆(公元1567—1572年,明穆宗朱载垕年号)朝仅历时6年,青花瓷和五彩瓷是隆庆官窑的主要产品,工艺制作。青花完全承袭嘉靖风格。未署年款的青花瓷器,很难与嘉靖、万历朝的区别开来。这一时期已出现“官搭民烧”现象,刺激民窑发展,故隆庆民窑青花中的,已与官窑瓷相仿。
隆庆青花以回青料为主。这时期的青料选料精细,煅烧技术纯熟,在同样使用回青的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中,隆庆朝的青花发色蓝中泛紫,浓重鲜艳,稳定,回青料已被运用的炉火纯青。
明 万历 青花龙凤穿花纹蒜头瓶
明代万历(公元1573—1620年,明神宗朱翊钧年号)朝共48年,是明代历时长的朝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社会经济有所发展,由于宫廷和上层社会对于细瓷的追求和废除禁海,致使瓷器产量剧增,青花瓷品种繁多,数量,还出现了对外贸易的外销瓷。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器物造型也开始转变,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此风格一直影响了明末乃至清初青花瓷器的面貌。明万历 五彩「花果锦鸟」图瓜棱提樑盖壶
万历青花胎土淘炼不够精细,所以总体质地不如前朝,较粗松,制作工艺也不如前朝精细。官窑小件器物胎体精细致密,且白腻,大器稍差,釉面光润肥厚,足内施亮青釉。
民窑器胎体大多厚重,修胎不规整,琢器类有明显接痕,碗、盘类的圈足足径比较大,底足制作粗率,大多为粗砂底,有明显的跳刀痕,个别的是平底或浅宽圈足,底部中心落款处常有凹陷,露胎处有火石红和铁锈斑点。早期的釉面比较细腻、肥厚,光泽度强烈,玻璃质感,晚期的釉质稀薄,还常有缩釉现象。
盒类瓷器多变形,不平整,撇口碗的口沿有极小的凸起边,盘塌底严重,碗、盘足内有跳刀痕和火石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