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不服管教问题少年教育学校在哪里
-
面议
家庭是人生的避风港,是青少年社会化的理想场所,但是羽翼尚未丰满的青少年却选择离家出走,这一非正常行为直接、清楚地告诉我们,作为重要因素的家庭及父母方面存在某种缺陷。据调查,当今社会中20%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孩子的学习处在被监控督促之下,压力大、兴趣低。还有17%的孩子常因不听话遭受父母斥责、打骂,由于长期的压抑,易形成逆反心理,出现矛盾冲突。还有10%以上的孩子处在不和睦的家庭中,4.8%的孩子因父母离异,常年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思想上无法沟通,有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帮助,这些家庭因素和孩子的离家出走都有关系。
在青少年社会化进程中,社会规范的学习、基本生活技能的掌握、远大生活目标的树立,这一切都需要父母的亲情鼓励与支持,然而随着改革步伐的深入,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日趋激烈,许多父母需要从事繁忙的工作,很少或较少有时间来搭理孩子,亲子互动频率较低,这些都是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原因。
青少年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开始从心理上依附父母,发展为立意向强烈。他们立活动的愿望日益强烈,迫切要求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友谊。此外,这个阶段的孩子精力旺盛,求知欲强,而实际的知识水平不高,缺乏社会经验,容易接受社会上某些人和事的不良影响,并在其引诱下走上邪路。
孩子的可塑性大,只要认真地与他们沟通,让家长和老师成为理解学生的知心朋友,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选择,发现他们的特长,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欢愉,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淤积,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要求孩子,那么,孩子离家出走的现象一定会有所改善的。
社会娱乐设施的日趋多样化,诱惑着广大中学生。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以来,各种娱乐 如电影、录象、舞厅、电子游戏机、桌球等,如雨后春笋,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部分学生感到学校无聊与寂 寞,一旦发现外面精彩的世界,便一发不可收拾地逃学以满足精神需求。
不良社会风气,腐蚀着广大中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地区、部门、单位一手硬、一手软、忽 视精神文明建设,致使各种腐朽思想和黄色文化滋生、流行。一些中学生自身力差,做了腐朽思想的俘虏 ,追求享受,吃喝玩乐,丧失学习的动力和热情,热衷于在社会游荡、混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