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大图

金丝铁线—传世哥窑

及时发货 交易保障 卖家承担邮费

商品详情

金丝铁线—传世哥窑
  对哥窑瓷的认识,从不同角度纠正或审视我们的体会。应充分利用好现有馆藏、拍卖、民间诸资源,反复探究,以解谜津。应特别注意的不外以下方面:

  1、哥窑瓷是一种特的品种资源,其中以宋、元两朝为典型。明、清两朝为仿制,与宋、元不可同日而语。元代哥窑瓷为早有历史记载的哥窑瓷,此优势使其价值等同于宋代哥窑瓷。
  2、器型宋代小,其高一般在20厘米以内。元代稍大,高在30厘米以内。有贯耳瓶、胆式瓶、弦纹长径瓶、琮式瓶、瓜棱瓶、梅瓶、双鱼耳炉、碗、洗、盘等等。
  3、和汝窑瓷区别大,和宋官窑瓷略相似,有“官、哥不分”之语,却能区分开。里外披釉,釉质为乳浊釉,莹润如脂,失透感比宋官窑瓷更甚,釉层比宋官窑瓷薄。从釉面玉质感的水头上看,没有宋官窑瓷的水头强。其中以宋代釉质为好。其玉质感、骨质感等“二感 ”融合,十分特别。哥窑瓷釉表常有一层微弱如脸出汗的酥光,这在宋代哥窑瓷上为,元代哥窑瓷则表现稍弱。另外,宋、元两代哥窑瓷釉面上常会出现1、2个或3、4个零星小棕眼,当然也有没棕眼的。个别的还会有1、2个或3、4个缩釉斑。又因哥窑瓷除垫烧外还存在支烧器物,故支烧器物底釉上常留有支钉痕,此痕比汝窑瓷支钉痕大得多。釉色主要以粉青、米黄为主,杂以其它色如月白、油灰、灰黄、灰青、艾青(有深浅)等。

  4、开片和线纹。
  (1)釉表开片,涉及器里外。分大开片、中开片、小开片、极小开片。大开片器往往大、中、小开片共存。小开片器和极小开片器的开片面积大小相对较均匀。极小开片器又称百圾碎片,民间或称“鱼子纹”片。
  (2)开片纹为“金丝铁线”,即由黑线、黄线两部分组成。黑线纹是基础纹,形成铁线网,为明显。金丝纹则各器物表现不一,有的金丝多,有的金丝少,金丝多的器物可形成金丝网,并和铁钱网交互相映。金丝少的器物不成金丝网,铁线网为其主要表现。
  铁线有黑(墨色)、褐黑(鳝血色)、蓝黑等色,金丝为桔红黄色。《格骨要论》谈哥窑瓷把冰裂纹、墨纹、鳝血纹分了等次,不管意见对否,但说明这几种纹色有较大影响。
  (3)线的形态,不同品种不一样,有的粗,有的细。有的线不晕,有的线略带晕。凡线不晕器物釉质之密度均大于晕线器物釉质之密度(前者釉质好于后者。40倍放大镜下,可见两种线色于釉表裂隙中已属于陈旧腐迹,如老锈沧桑般凝结于开片裂隙深处)。
  可细观察北京、台北等故宫博物院的典型器,如冯先铭先生在《谈宋元陶瓷》书中192页介绍的“两故”藏品中的一只灰青泛米黄釉宋哥窑胆式瓶、一只浅绿粉青釉宋哥窑贯耳瓶均为细线(不晕),金丝很少不成网,唯铁线细致明显(一只褐黑线、一只墨线),此两只器物釉质密度高:玉质感、骨质感“两感”均强(图1、图2)。故宫博物院另外一只灰青泛粉褐釉宋哥窑八棱贯耳瓶(图4)属于晕线器,特别是金丝晕且成网,和铁线网交相辉映,但其釉质密度明显不如前两只宋哥窑瓷。2009年北京荣宝拍卖行成交一只灰青泛米黄釉宋哥窑双鱼耳炉(图5),此器特征十分典型,铁线细而不晕(墨线)、金丝细少不成网,釉质密度高,玉质感、骨质感均强。
  (4)关于线的走向。即铁线从上到下以后终点确定其左旋还是右旋,尚无发现任何一部古文献中有记载。从实际看,左、右向都有。可细看上述“两故”博物院的几只器物情况,图1灰青泛米黄釉宋哥窑胆式瓶既左旋,又杂有右旋,左明显一些。图2浅绿粉青釉宋哥窑贯耳瓶方向难辨属混合向,基本平衡,不宜判定。图4灰青泛粉褐釉宋哥窑贯耳瓶呈现右旋势头,但融左向,也属混合向。至于故宫中的宋哥窑碗、洗、盘等器物(图3),均为左右混合向,不可辨别,不能说左,也不能说右。因此,不宜拿此现象来判定宋哥窑瓷。至于民间的说法铁线竖、金丝横也很不准确,因实际中铁线也常会出现走横、而金丝也常出现走竖,不是的,这是一种自然随机的不可控特征,也正表现了哥窑瓷的变化万千、神来之势。

  5、有认为宋哥窑瓷口部施釉较厚,而且是横向滞留呈微凸。关于此一点,通过细看各馆藏或拍卖成功器物对比后,可知并非全如此,有的或在口部体现出微凸,有的并不明显,而大多无此特征。故此说法应该只针对某几件器物而言,概括范围尚有限。
  6、分瓷质、砂质胎,敲击如破损之器发出沉闷的“噗噗”音。胎体厚度比汝窑瓷厚得多,一般能达到宋官窑瓷胎厚甚至还要厚的地步。宋代胎土细,分深色类与黄色类。深色类为灰、黑、褐等;黄色类为杏黄、土黄等。元代胎土变粗,以黄色类为主,如杏黄、土黄等色。这均可从底足的颜色看出。瓷化程度深色类胎中等,黄色类胎较弱。
  7、理论上称哥窑瓷为“紫口铁足”,而实际中只黑胎器物有铁足。紫口大多不明显,即只有铁足而无紫口。特别是米黄色器物只有铁足而无紫口。黄色类胎,更不存在紫口。总体上哥窑瓷有紫口的为少数。且紫口往往不如铁足明显,只隐隐有点发紫而已。
  有些宋、元两朝的米黄釉哥窑瓷在底足上可见一些从胎内渗出来的老窑红颜色素,呈褐红状。宋代粉青釉和其它颜色类哥窑瓷底足上往往还有酱色护胎釉存在。
  宋代哥窑瓷有些底足带字款,如“官”、“奉华”等。
  8、在40倍放大镜下,宋、元两朝哥窑瓷釉内汽泡细密平整,似乱不乱,属于类似宋官窑瓷但更小一些的“聚沫攒珠”态。含两类:
  (1)细密形。汽泡极细小密集且布阵平整。泡泡之间存在雾态感。有的雾态较多。
  (2)密集形。形态相同,只是泡比种略大些。泡外均为雾态充斥
  (3)元代有些器物在釉表偶尔可见少量大汽泡环在某一区域。环内围有一些汽泡。
  对于后世仿哥窑瓷主要是明、清两代的器物。这两朝器物的釉质,玉质感、骨质感不如前两朝。釉虽失透,但已显干(不玉);显“亮”(不骨),或显暗(不“酥”),或现较污玻质感(透“暗水”),其釉表平整光洁度均超宋元两朝,不太具老相。其胎土也分瓷、土两种,瓷化程度中等。瓷土有白、浆胎土(极细,泛黄),雍正、乾隆两朝尚有少量黑胎器物也须掌握。不少具有本朝款,也有无款的。另外,明、清两朝有些器物底足常施黑色护胎釉,同宋代有的施酱色护胎釉不同(宋代酱色护胎釉为不可仿)。釉中汽泡同宋、元等朝几乎类似。
  现代仿哥窑瓷釉质无玉质感,无骨质感。一是油亮感太强,二是玻璃感太强,发“贼”。其护胎釉色为褐黄,为现代工业加工呈现的石灰质感。内中汽泡虽密集但都显大通透。金丝铁线均为染出,在开片裂隙中无沧桑老锈感,易辨别。至今未见仿到位的。
  
征集范围:瓷器、玉器、书画、珠宝、竹雕、木雕、钱币、文献、翡翠、紫砂、奇石等
世界三大拍卖行之一美国联邦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服务,是您信赖的艺术品交易平台。
艺术品经纪人:缪先生
咨询电话:
图片邮箱: 2048683239@qq.com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荆溪大道66号美国联邦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

下一条:2018郑州畜牧业博览会
福建映辉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金丝铁线—传世哥窑”详细介绍
福建映辉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主营:艺术品鉴定,拍卖
联系卖家 进入商铺

哥窑信息

进店 拨打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