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定窑白釉刻花卉纹大碗
-
≥ 45645件¥1.00
北宋定窑白釉刻花卉纹大碗 有需要要鉴定交易的
楼钢说古陶瓷之二十四
本栏目摘选自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
撇口、斜腹、圈足;通体施白釉,口沿一圈无釉露米色胎,胎质坚致细腻有光泽;碗心内以刻花手法饰花卉纹,刀工线条一粗一细、一深一浅、一直一斜,犀利纯熟,毫不拖泥带水。
芒口覆烧法始于定窑,但是,是因为采用覆烧法才出现芒口瓷器的,还是原来就有芒口瓷器(为了要镶嵌金属扣作为装饰),后来据此启发了窑工而发明了覆烧法的?这个恐怕就难以下定论了。但无可否认,镶嵌金属口沿的做法早在北宋早期就已出现:辽宁法库叶茂台7号墓出土定窑“官”款划花凤纹镶鎏金银口碗就是一例。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瓷器(包括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静志寺塔基出土的类似芒口定窑器)其刮釉处仅为口沿极细的一圈,若要以此作为支烧支撑,恐怕不足以在高温下承担器物的重量。
历来陶瓷的产量和质量就是一对矛盾,在窑的容积没有大幅增加的前提下,如何才能增加产量,这是窑工们一直在处心积虑要解决的问题。覆烧法就是解决方法之一,支圈叠烧法也是解决方法之一,但是付出的代价就是产品出现弊病。有意思的是定窑的窑工宁可降低质量也要提高产量,为此不惜牺牲为生产贡瓷的荣誉。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云:“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这个论点南宋叶寘在《垣斋笔衡》中也有记:“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隧命汝州造青窑器。”陆游于1209年故去,距北宋不足,他的记载还传递了一个信息,就是至少在当时民间并未知道有“官窑”的存在,用瓷仍沿袭各地“土贡”的方式进行。
先采用覆烧法技术的是北方窑口,然后才传入南方,景德镇南宋时期采用覆烧法制作的青白瓷器(俗称南定,参考图一)就是这种技术传承的结果。但是支圈叠烧法却是南方先采用,如北宋时期福建德化窑所生产的青白釉刻花盘子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