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大图

鉴定瓷器的真假主要掌握几点

及时发货 交易保障 卖家承担邮费

商品详情

历史记载
全绿翡翠朝珠:清代官服特有的配饰
全绿翡翠朝珠色泽温润,青翠欲滴。珠大粒饱,匀称纯净,似为一块翠料所制。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出土于苏州吴县灵岩山清代毕沅墓、现为南京博物院珍藏的翡翠朝珠,为中国考古出土的、组合保存完整的全绿翡翠朝珠。
毕沅原籍安徽休宁,先迁居苏州镇洋(今太仓),后又迁居苏州吴县灵岩山。他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以后历任翰林院修撰、陕西河南巡抚、湖广总督。经考古发掘,其墓中出土一大批精美随葬品,其中有两串翡翠朝珠,分别是毕沅和姨太太所拥有。而原配汪德在1769年(清乾隆三十四年)死在兰州,墓内戴的则是碧玉朝珠。毕沅对缅甸翠玉情有钟,他自任湖广总督后,将翠玉琢磨成朝珠,与夫人共同享用,开启了翠玉琢朝珠的先风。在毕沅等人的影响下,朝中人士开始使用翠玉,并蔚然成风。
这件翡翠朝珠为缅甸翠玉琢制,色泽温润,青翠欲滴。全器共有108颗珠子,珠大粒饱,匀称纯净,似为一块翠料所制。翡翠朝珠周长共158厘米,珠径1.3厘米。在每27颗翠珠之间,有4颗粉红色碧玺“佛头”间隔,比翠珠稍大,在一碧玺佛头下,还垂一葫芦状碧玺“佛头塔”,佛头塔上连有一串碧玺圆珠,略比翠珠小,这串碧玺珠上有一个圆形金属“背云”饰物,内嵌粉红色碧玺,周边嵌红、蓝宝石。背云下有一个蚕头状碧玺“大坠角”饰物。背云佩挂时垂于背后。背云两边有三小串碧玺“记捻”饰物,每串记捻下,各有一个“小坠角”。朝珠的各部分构成是有特定寓意的。认为,总数为108粒宝珠,代表12 个月、24节气、72候;而4个佛头代表了“春、夏、秋、冬”四季;背云则寓意“一元复始”;3串“记捻”表示一个月里的上、中、下三旬,总和为30天。朝珠由佛念珠衍化而来,是清代官服特有的配饰。按清制,只有文职五品、武职四品以上的官员,上朝时才能配挂朝珠
 清代朝服上佩带的珠串。状如念珠﹐计一百零八颗。珠用东珠(珍珠)﹑珊瑚﹑翡翠﹑琥珀﹑蜜蜡等制作﹐以明黄﹑金黄及石青色等诸色绦为饰﹐由项上垂挂于胸前。朝官﹐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军机处﹑侍卫﹑礼部﹑国子监﹑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所属官﹐以及五品官命妇以上﹐才得挂用。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都有区别。其中东珠和明黄色绦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参阅《清文献通考.王礼十七﹑十八》﹑《清会典.礼部四.仪制清吏司》。
  朝珠是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于胸前。朝珠共108颗,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颗,称分珠,翡翠朝珠始于清朝乾隆时期,于光绪年间达到鼎盛。
朝珠原是佛教数珠的发展,清代皇帝祖先信奉佛教,梵文称满洲为“曼殊”的转音,佛教徒对清朝皇帝有“曼殊师利”大皇帝之称,“曼殊师利”就是文殊菩萨。因此,清代冠服配饰中的朝珠也和佛教数珠有渊源。按清代冠服制度,君臣、命妇凡穿朝服或吉服必于胸前挂朝珠。朝珠由108粒珠贯穿而成,每隔27粒穿入1粒材质不同的大珠,称为“佛头”,与垂于胸前正中的1粒佛头相对的1粒大珠为“佛头塔”,由佛头塔缀黄绦,中穿背云,末端坠一葫芦形佛嘴。背云和佛嘴垂于背后。在佛头塔两侧缀有三串小珠,每串有小珠十粒,名为纪念(或称之为“三台”,当时称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即言官为外台。又一说天子有三台,即观天象的灵台、观四时施化的时台、观鸟兽鱼龟的囿台。寓意圣明)。一侧缀两串,另一侧缀一串,两串者男在左,女在右。朝珠的质料以产于松花江的东珠为贵重,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才能戴。此外有翡翠、玛瑙、红蓝宝石、水晶、白玉、绿玉、青金石、珊瑚、绿松石、蜜珀菩提、黄碧〓〓、伽南香、白檀、催生石、金刚子、崇珠克石等。贯朝珠的线条,皇帝用明黄绦,而下为金黄绦、石青绦。 咨询电话手机号同步

下一条:铝板铝卷铝中厚板规格齐全
大汉龙威国际艺术品展览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为你提供的“鉴定瓷器的真假主要掌握几点”详细介绍
大汉龙威国际艺术品展览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主营:艺术品销售,艺术品评估
联系卖家 进入商铺

瓷器信息

进店 拨打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