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影楼:山西各地区的结婚习俗大全
-
≥ 1套¥2699.00
像其他地区一样,山西各地结婚基本就是放鞭炮,吹唢呐吹,引着新媳妇的花轿进村!衣着鲜艳、兴高采烈的孩子们在人群中挤过来钻过去,等待着热热闹闹的婚庆进入高潮。作为太原婚纱摄影工作室的小萌来告诉你山西各地区对于娶媳妇、嫁新娘的不同说法,让你对整个娶亲文化有所了解。
娶媳妇,在山西有不同的说法。晋中榆次、清徐、祁县等地,说“娶婆姨”,外地人听起来,就好像说“擦玻璃”。“婆姨”是山西中部很多地方对妻子的称呼,虽然在省城太原,结婚娶妻的说法,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改称为“娶媳妇子”了,但在当地老年人口中,也还对妻子保留着“婆姨”叫法。
在晋西的离石、临县、隰县、石楼等地,娶媳妇说“引素子”或“娶秀子”。乍一听,这种说法有点奇怪,其实,这“素”和“秀”都是方言里的同音代替字,其读音应是“媳妇”两个字急读的合音。因为“媳妇”两个字总是连在一起说,天长日久,两个字的读音渐渐凝固在一起,变成了一个音,听起来就像“素”或“秀”了。到后来,当地人也不知道这种说法的由来了。为了表示新婚的喜庆和新娘的女性特征,有人又给“素”字左边加了个女字旁,于是“引媳妇子”在很多地方,也常常被写作“引嫊子”。
在晋南的临汾一带,娶媳妇说“唤媳妇”,似乎一声呼唤,美丽聪慧的新娘子就会来到眼前。而运城、万荣一带,娶媳妇说“生媳妇”或“色媳妇”,这里的“生”读的是“生萝卜”里的那个音。与“素”、“秀”一样,“生”和“色”也都是同音代替字,至于本字,有学者认为是“索”,这其间语音的变化颇为复杂,至今在学界尚未形成定论。其实,不管这媳妇是“娶”、是“引”、是“唤”还是“生”或“索”,在老百姓心里,只要进门来的媳妇勤劳贤惠,孝敬老人,全家就皆大欢喜了。
嫁姑娘,在山西各地的说法也不同。晋南运城一带和晋中多说“嫁女”或“嫁闺女”,临汾一带多说“改女子”,晋东南有“出女”的说法,晋北多数地方说“聘闺女”。不管怎么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结婚的喜筵一吃,女儿就是人家的人了。对于女方的父母来说,这喜洋洋的婚事里,也不可避免地带了几分伤感。旧时在山西很多地方,都有“哭嫁”的习俗,新娘子出阁离娘之时如山洪迸发般的哭诉,抒发了对亲娘养育之恩的感念和对人生重大转折的惶恐和不安。为了使悲切的哭诉与喜庆的气氛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人们创造了“女儿哭,娘家富”、“不哭不发,越哭越发”的俗语,流传至今。不过,在今天山西民间各式各样的婚礼上,已经见不到新娘子大哭大诉的场景了。
祥谚
旧俗中的嫁娶,遵从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今的青年男女,已经打破了这些老规矩,“我的婚姻我做主”了。但是在嫁娶的过程中,仍然还有许许多多的讲究。例如男女双方的“八字”是否相合的问题,就是双方结亲遇到的件重要的事情。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属相相克的俗语,如“白马怕青牛”、“鸡狗不到头”、“蛇虎如刀锉”、“虎兔双泪流”等等,这些俗语透露出人们对婚姻破裂的恐惧感和规避心理,同时表达了民众对和谐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和祝愿。随着婚姻自由程度的大幅度提高,这类对属相相合还是相克的讲究,在众多事实面前,也渐渐隐身消退。
在山西各地,都有女儿出嫁“不带娘家土”的习俗。俗语说“带了娘家土,丢了娘家福”。由于有这样的讲究,女儿出嫁时离开娘家炕头,去往夫家时,脚是不能沾地的,要穿上新鞋,由兄长或舅舅等抱出门,送到马上、轿上或者车上。也有的富裕人家以红毡铺地,一路搀扶着新娘踩着红毡走,以避免双脚沾上娘家的土尘,带走娘家的福气。这种习俗来源于中原大地根深蒂固的农耕文化。在传统观念里,“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土结黄金子,地开白玉花”,“树要有根基,人要有田土”,“有人就有土,有土就有财”,土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即便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也不能让其沾走一点尘土,以免动摇自家的根基。
在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婚姻的谚语,深受群众喜爱:
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瓜好吃不讲老嫩,人对眼不说俊丑。
会嫁的嫁人尖,不会嫁的嫁门楼。
……一些流传甚广的歇后语,也传递出欢乐、喜庆和诙谐的意味:
新媳妇到了家——喜气盈门新女婿迎亲来——喜上眉梢八月十六娶媳妇——喜出望外……这些俗语,都是民间婚俗文化中的瑰宝。
吉物
在婚庆大喜的日子里,应用广泛的是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实物谐音民俗。在众多表示吉祥的物品中,石榴、棉花、红枣和花生是山西婚嫁礼俗中常见和应用广泛的几种。
石榴多籽,象征着“多子多福”,这是华夏传统婚嫁习俗中常用的吉祥物。由于“石榴”是“实”和“留”的谐音,有些地方又赋予它更丰富的含义。晋南稷山、临猗、万荣等地盛产棉花,当地习俗在结婚前,男方要给女方三五十斤棉花,叫“黏亲花”。在送“黏亲花”的时候,有一个特别的讲究,就是棉花里一定要放一对石榴。这一对石榴,除了祝福新人多子多福外,还有一层含义,即希望娶来的媳妇是实实在在过日子的,并且永远留住。
棉花的吉祥在于它的暖度和厚度。在晋南,旧时女子出嫁时,不管这大好日子选在暖秋严冬,还是阳春酷暑,也不管这日的天气是雨雪冰霜,还是艳阳高照,新娘子都穿一件红棉袄。厚厚的棉袄,寄托着娘家对闺女新生活的厚望,预示着将来的日子家资丰厚,远离贫寒。
红枣花生,几乎是家家都要用到的吉祥物,谐音“早早生”和“花着生”。在传统的观念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结婚生子是人生大的事情;在婚庆的喜悦中,老人期盼的也是新人进门,尽快添丁加口,传宗接代。因此,婚礼中多的祝福用语是“婚姻美满”、“早生贵子”、“有男有女”。
艾叶因为谐音“爱”,在婚庆中也颇受欢迎。给姑娘陪嫁的被子里缝进去几根香和几枝艾叶,是祝愿夫妻“相亲相爱”;新娘子身上插一枝艾叶,是“带艾有人爱”;参加婚礼的亲友们,常常互相赠送一些艾草缝制的香包,这是把浓浓的爱意传递给大家,让所有人分享新人的欢喜,同时也规避了一些不期而来的不洁或不祥之物的侵扰。
在晋南方言里,麸、黍两个字和“福”的读音相近,因此,在一些婚庆活动中,麦麸和黍子承担了送“福”的重任。万荣、临猗等地旧俗,结婚当天,新娘要给长辈举行“暖被窝”仪式。在唢呐鼓乐的伴奏声中,新娘隆重地向老人呈上崭新的被褥,并将其展开在老人面前的长桌上,然后拿着黍子篾做的笤帚在被子上扫七下,后再给被子的四个角各放上一些麦麸。“黍”“麸”“福”,一组谐音字,表达了新进门的晚辈对长辈晚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在晋南话里,“发”和“刷”同音,所以“刷子”常常成为“发家”的吉祥物。万荣有一种习俗,新婚三日后,新娘要回娘家“住十”,十满回婆家前,要用高粱篾编两把锅刷子。这两把刷子一把留在娘家,一把带回婆家,意思是祝愿两家人财大发。
福谣
在婚庆的整个过程中,诵读歌谣是的。晋中一带旧俗,女儿出门前要吃离家饭。这离家饭是不能吃蔬菜、喝汤水的,以免路途中出现紧上厕所的尴尬。一般的离家饭是吃几个熟鸡蛋,不但营养耐饥,而且具有“团团圆圆”的含义。当地一首歌谣记录了这种现象:古代婚礼陶俑
三颗鸡蛋一壶酒,打发闺女上轿走,闺女走了莫想家,过年生个小子娃。
布置洞房铺床时也常常伴随着念诵歌谣,有些地方叫做“唱喜歌”。各地铺床时所诵有所不同,但意思大体相似:
铺床铺床,儿孙满堂,先生贵子,再生姑娘;
铺床铺床,富贵堂皇,金钱满地,米粮满仓;
铺床铺床,龙凤呈祥,夫妻恩爱,地久天长。
晋中平遥等地,洞房之夜新娘子要喝疙瘩汤,俗称女儿汤。疙瘩汤里要放上枣儿和花生。新娘子喝之前要一边搅拌疙瘩汤,一边念诵:
左手拌疙瘩,儿女一不沓,小子会念书,闺女会纺花。
喜气洋洋的婚庆结束了,在浓浓的乡情乡音中,一对对幸福的新人,开始了他们人生新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