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县附近灭飞蚂蚁公司
-
¥400.00
杀鼠剂的剂型与应用
杀鼠剂和一般杀虫药剂不同,主要通过鼠类的消化系统发挥作用,是胃肠道毒物,故一般以毒饵、毒粉、毒水、毒糊等形式使用。
1.毒饵
毒饵由基饵、灭鼠剂和添加剂组成。毒饵主要是引诱害鼠来取食,所以凡是鼠类喜爱的食物都可作为基饵,如各种粮食、面粉、瓜果、蔬菜甚至鱼肉等。添加剂主要是用来改善毒饵的理化性质,增加毒饵的引诱力,提高人类对毒饵的警戒作用和安全感,如引诱剂、警戒色、防霉剂、催吐剂等。警戒色应使用蓝色、橘色等颜色醒目、易于识别又可引起警觉的食用色素。以无遮盖方式投放毒饵的地点,应采用公告或设立警示牌的形式告知当地群众,并说明其危险性。投放毒饵后防止未成年人以及家畜、家禽、宠物接触毒饵,直至毒饵清除。
1.药剂本身的理化性质
药剂本身的挥发性直接影响熏蒸效果,熏蒸剂的挥发性一般以蒸汽压来表示,在一定的气温下,蒸汽压越高,挥发性越强。另外,熏蒸剂本身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与气体的扩散、渗透有密切的关系,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气体扩散和渗透的能力越强。而渗透性与熏蒸剂的沸点有关,沸点越低,渗透性越好。
2熏蒸物体的性质
任何物体表面都有吸附气体的能力,因此,使用熏蒸剂熏蒸时,蒸汽先把被熏蒸的物体及仓库的墙壁吸附饱和后,才能扩散到空气中,到达一定的浓度。固体表面吸附气体的能力与固体本身的性质有关,表面积越大,吸附量也越大,面粉是食物中吸附能力差的物质。另外,固体对气体的吸附力与熏蒸剂的沸点也有关系,沸点越高,吸附力越强。3.昆虫种类及发育阶段
中不同种类的昆虫,因为生理和本身结构的不同,对熏蒸剂的敏感度不同,同一昆虫不同的发育阶段,差异更为明显。这可能与昆虫的呼吸有关系,特别是发育阶段的差异。一般来说,成虫呼吸率强,其次是幼虫和蛹,卵的呼吸率弱。呼吸率越强,吸入的气体越多,就越容易死亡。因此,施药时选择合适的虫态,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除了上述介绍的基本种类的药剂之外,还有一些防治其他有害生物的药剂,现简单介绍如下。
杀螨剂应用基础
杀螨剂是指用于防治有害螨类的化学药剂。前面介绍的杀虫药剂中,如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药剂等,有些种类也具有杀螨的活性。这里主要介绍用于杀螨的药剂
螨属于蛛形纲,蜱螨目,个体较小,大多密集群居于植物叶片背面,在一个群体中可以生存所有生长阶段的螨,包括卵、若螨和成螨。螨类繁殖迅速,越冬场所变化很大,所以螨类防治较难。题
对螨类的防治,有效的时期是螨类的活动期,杀螨剂不但要杀死成螨,对螨卵、若螨也应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另外,杀螨剂应有较长的持效期,施用一次,即可以防治整个生长期的螨;杀螨剂化学性质应稳定,可以与其他药剂混用,以达到兼治其他病虫的目的。
1.有关消毒的几个概念
(1)消毒与灭菌
消毒是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程度。如果将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全部杀灭或清除,则称为灭菌。灭菌是的消毒
出(2)杀菌与
经灭菌(或消毒)处理,使微生物死亡,称为杀菌。部分微生物经新洁尔灭或洗必泰等低效消毒剂消毒后,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而芽孢和某些病毒仅受到抑制作用失去繁殖能力,经过一段时间和适当条件又可恢复繁殖能力。所以,消毒仅使微生物暂时停止繁殖,停止消毒则微生物就可能重新繁殖的称为。
(3)消毒剂与灭菌剂
消毒剂是指用于消毒的药物,但不能杀灭所有的微生物。而灭菌剂是指用于灭菌的药物,它具备歼灭一切类微生物的能力。灭菌剂有时可作消毒剂使用,而消毒剂不能作灭菌剂使用。
(4)预防性消毒
在未发现传染源的情况下,对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物品进行消毒。如家庭、医院、餐饮具、饮水工具及交通工具。
(5)疫源地消毒
对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如传染病病房、患户,以及被传染病患者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场所进行消毒。
(6)随时消毒
随时消毒指及时杀灭或消除由传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
药剂安全使用知识
1.根据农药毒性级别、施药方法和地点,有害生物防制员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2.有害生物防制员施药期间不准进食、饮水和抽烟。
3.施药时要注意天气情况。雨天,下雨前,大风天气,气温高时(30℃以上)不要喷药。雨天、下雨前喷药时药品容易被冲刷流失,影响效果;大风天气,喷药时药品容易飘移,造成植物药害和人、畜中毒事故。气温高时,操作和防护不便,容易出现危险。
4.有害生物防制员要始终处于上风向位置施药。
5.库房熏蒸时,应设置“禁止入内”“有毒”等标志,熏蒸库房内温度应低于35℃;熏蒸作业由2人以上轮流进行,并设专人监护6.配制新鲜灭鼠毒饵时应在远离住宅区、水源、食品库、畜舍并且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不得用手接触操作。
7.施用高毒农药,有2名以上有害生物防制员;有害生物防制员每日工作不超过6h,连续施药不超过5天。
8.施药时,不允许非操作人员和家畜在施药区停留,凡施过药的区域,应设立警告标志。 9.临时在室外放置农药及施药器械,有人看管。
10.有害生物防制员如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时,应立即离开现场急救治疗。
(一)生态防治
生态灭鼠法(也称环境防治法)就是破坏鼠类的生态环境和食物条件,从而影响鼠类数量增长的方法。若把环境改造成不利于鼠类生存的环境,低限度地限制或控制鼠类食物米源,使鼠类生存数量降低,不致产生鼠害,其至将它消灭,这是生态灭鼠的终目的。此方法虽然不能直接杀灭鼠类,收效慢,但却是根本的方法,在巩固和扩大无鼠害区时尤为重要。
在一定空间(区域)生活的鼠类种群密度是不可能无限制增大的,它受环境负荷能力的限制。环境负荷能力(也称环境容纳量)取决于食物的米源、隐蔽场所及栖息、繁衍等条件。如果不改变环境,只采用毒杀或捕杀措施,一般只能降低其数量,灭鼠效果只是暂时的。因为鼠类自身繁殖力强,在其种群密度降低的情况下,不但不影响它们所需要的食物和其他资源,反而使平均每个个体的有效食物量和其他资源增加,结果它们的生长加速、性成熟提早、出生率上升面死亡率下降,于是种群增长率提高,种群迅速得到恢复。采取生态灭鼠,可以起到降低鼠类种群的环境负荷能力,从而导致种群数量降低,并能使鼠类种群的数量不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