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消毒供应中心
-
≥ 1套¥9000000.00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2017年8月31日发布《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在文件中将手术衣、手术单列为二类医疗器械,在YY /T 0506.2-2016 《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中对手术衣和手术单的性能提出了具体要求指标,在医院采购手术衣和手术单时,这些都是要严格执行的。
发布的《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中,将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确定为立设置的医疗机构,不包括医疗机构内部设置的消毒供应中心、消毒供应室和面向医疗器材生产经营企业的消毒供应机构。
医疗集中消毒供应中心主要承担医疗机构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洁净手术衣、手术盖单等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并开展处理过程的质量控制,出具监测和检测结果,实现全程可追溯,质量。
WS 310.1-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管理规范》规定:“应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 CSSD 负责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由上面发布的规范可以看出:软器械只能在符合规范的消毒供应中心处理。
医联体消毒供应中心建筑布局控制、人流物流气流控制、设备控制、工艺流程和过程控制,杜绝医疗织物交叉污染渠道,均提出明确的规范要求。
WS/T 508-2016《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 31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YY/T 0506 .2016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公用纺织品清洗质量要求(SB/T 107862012)等及行业标准的要求,以及医疗布草类型、成分、规格与克重的分析、布草的污渍性质分析、洗涤工艺对水质、化料、设备、主要工艺、洗涤程序、以及洗涤故障的处理选择,是医院洗衣房科学合理布局的主要依据。
医联体区域化化消毒供应中心是资源集约,利用,质量的有效方式,部分地区在卫生行政部门的大力倡导下,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无效投入,解决消毒质量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集中的设备投入,换来了较低的运行成本,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减少了对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重复投入,营造了资源共享、普惠的良好局面。
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规范的质量管理和监测系统,有效的控制和保障了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的质量,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了医疗安全。
对于承担区域化消毒供应的医院来说,也是该医院轻资产运营的一种出路。医院的消毒供应设备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发掘了潜在的消毒供应能力,减少了医院的实际运营成本。使其投入和产出比变高,提率,开源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