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收购PVC塑料加工助剂,回收塑料助剂
-
面议
国内ACR生产厂家大约有30余家,但规模化生产(年装置能力过5000吨的)的仅有4家,分别是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瑞丰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塑料助剂厂、威海金泓集团,这些规模企业的产品无论产品品种和产品质量,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都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但近两年随着PVC加工行业的繁荣,一些装置能力在1000吨以下的ACR小厂一哄而上,这些企业由于生产设备简陋、产品稳定性差,只能采用倾销的办法生存,导致价格竞争较为激烈,一些低质、低标准产品随即充斥市场,给下游加工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给行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在此建议由塑料加工协会牵头成立ACR助剂行业协会,统一行业标准,规范行业发展,杜绝伪劣产品,减少无序竞争。同时规模企业要加大产品开发力度,调整产品结构,与国外同类产品保持同步发展。
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较少,未能形成科技攻关合力。
MBS虽然多次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但尚未获得大的突破。主要原因是研究人员较少,科技投入较少。75期间,浙江大学曾与齐鲁石化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进行项目攻关,但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仍然是业内研究机构进行自主试验,寻求突破,但这种研发模式与国外的集团化,规模化的科研队伍相比可以说相对比较业余。
国内的抗冲ACR和加工助剂ACR一样水平接近于国外产品,但由于CPE价格的制约,很难得到推广,走出去,和国外产品争夺国际市场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产品单一,稳定性差将是业内人士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国内加工助剂的进一步发展,国产ACR已占据了的主导地位,并出口到东亚、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地区,出口量2005年约为5000吨。国内制品如型材、管材、板材所用的加工助剂ACR 201、401无论在产品质量、产品数量上都能满足PVC加工的需要,国外进口数量较小,仅为3000吨。发泡制品所用的高分子量加工助剂ACR-530等进口量也较小,仅为2000吨。
由于纯PVC抗冲性能差、特别是低温冲击性能差,耐候性差,在很多领域应用受限。因此需要加入抗冲改性剂提高其韧性和耐候性能。
冲击改性剂的主要品种有氯化聚乙烯(CPE)、抗冲改性剂(MBS)和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ACR等。其中抗冲ACR与PVC的相容性、耐候性能优于CPE和MBS,MBS的透明性与其它助剂的相容性,及抗冲性能优于ACR和CPE,CPE性能适中,但因其低廉的价格在国内用量较大。据统计全球抗冲改性剂消费量比例为:MBS用量占45%,抗冲ACR占40%,其它占15%。
而国内比例:CPE用量占65%达到16万吨,MBS用量占24%达到6万吨,ACR用量占8%达到2万吨,其它用量占2%达到5000吨。
抗冲改性剂MBS是MMA接枝丁苯胶乳后经盐析干燥而成的核-壳共聚物,用其改性PVC能提高其冲击强度和综合性能,因其与PVC折光率相近,使改性的PVC是有较好的透明性,因此广泛应用于透明制品。因其含有丁二烯见光易分解老化,因此不适用于户外制品。MBS早由罗姆哈斯在20世纪50年代开发成功的,产量已达30万吨,占各类抗冲改性剂的。生产厂家和牌号众多。
国外对抗冲改性剂ACR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于1972年由罗姆哈斯公司推出了个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KM-323B。日本钟渊推出了FM系列, 阿托菲娜推出了D系列,LG化学推出了IM系列。
台塑PVC加工助剂为塑料用核/壳结构加工助剂,其主要以苯乙烯、亚克力单体聚合而成,依组成比例的不同及分子量的大小不同,可以形成外部滑剂型、一般促进胶化型及分散发泡型等不同功能的加工助剂。
依功能不同分为外部滑剂型、一般促进塑化型、及分散发泡型等类型加工助剂。PA可以适用于各种PVC加工方式及制品,部份产品亦可应用于工程塑料,不同特性PA也可以单使用或者合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