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枝条细长,柔软下垂,随风飘舞,姿态优美潇洒,植于河岸及湖池边为理想,亦可作为行道树、庭院树及平原造林树种。此外,垂柳对有害气体抵抗力强,并能吸收二氧化硫,故也可用于工厂绿化。
树干伤口的对于树干上的伤口,先用锋利的刀刮净削平四周,使皮层边缘呈弧形,然后用药剂(2%至5%的硫酸铜液,0. 1%溶液,石硫合剂原液)消毒,然后涂抹保护剂,保护剂要容易涂抹、粘着性好,受热不融化,不透雨水,不腐蚀树体组织,一般用铅油较好;如用涂剂 (含0.01%至0.1%的cl-萘乙酸膏)对更有利。
嫁接方法 垂柳嫁接成活率高,采用的方法灵活多样。一般常采用芽接、劈接、插皮接和双舌接等方法,生产中可根据各自的实际灵活运用。
(1 )检查嫁接成活率 一般嫁接后15-20天后即可开始检查成活率。带叶柄丁字形芽接,嫁接后15-20天,用手轻碰叶柄即脱落,并且接芽新鲜即为成活;劈接、插皮接和双舌接,接后15-20天,检查接穗新鲜,接芽有萌动,好即为成活。 (2 )抹芽解膜 嫁接成活后要随时解除绑膜,芽接一般一个月即可解除;劈接、插皮接和双舌接,一般要40天后解除。解膜后,劈接、插皮接和双舌接还要随时抹除砧木上的所有萌芽,以利于接芽萌发。芽接解膜后当年可不用抹芽,待当年冬天或第二年春天柳树萌芽前,将接芽以上的砧木梢头和接芽以下的砧木枝条全部剪除,以确保接芽的萌发。
摘心打头 垂柳嫁接成活后生长迅速,为尽快形成圆满完整的树冠,要及时对新梢进行摘心打头。一般当新梢长到50cm长时开始摘心打头,选择生长方向适当,饱满健壮的芽子保留,剪除其上部枝梢。单头(芽)嫁接一般要进行2次以上的摘心打头,即可形成枝条分布均匀的圆满完整的树冠。嫁接育苗的常规管理和其它苗木管理差不多,为促进苗木生长,应及时进行松土除草和施肥浇水。萌芽前亩施碳氨50kg;5月底6月初再追一次尿素,亩施肥量为25 kg;7月中下旬每亩追施N、P、K复合肥15kg。一般采用开沟条施或挖穴点施,施肥后覆土踏实,然后浇透水一遍(雨季可雨前或视墒情追肥,施肥后可不用浇水),8月中下旬后停止追肥。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髙达18米。苗木冠疏松展开。苗木皮灰褐 色,有不规则纵裂。小枝细长下垂。叶互生,披针形或线状披针 形,长8~15厘米,先端长渐尖,边缘具细锯齿,叶柄长约1厘 米。雌雄异株,弃荑花序,蒴果外覆柳絮。花期3月,蒴果成熟 期4月。 地理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及北方都有栽培,它是 平原水乡的常见苗木。 生态习性:喜光,耐寒,适应性强。耐水湿,短期水淹没顶 或下部长期淹水不致。喜沙性土,在黏性土壤中生长不良。 发芽早,落叶迟,年生长期长。 繁殖栽培:以扦插繁殖为主,也可播种。扦插易成活,在 春、秋季及雨季均可进行,可用大枝埋插替代大苗。播种宜在4 月苗木种子成熟时进行,随采随播,实生苗初期生长慢,寿命长。
园林用途:垂柳苗木形优美,垂柔的细枝,丰满的苗木形,加之 易成活、生长快、发叶早、落叶迟、适应性强,是优良的观赏苗木 种,为浙江省水网、平原、低湿河滩绿化与护岸的重要速生苗木。 因雌株春季会有大飘絮,故人口密集区绿化宜选用雄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