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无线采集仪3C防爆认证第三方机构,3C防爆合格证
-
面议
在苏州阿凡提防爆技术有限公司办理防爆CCC认证的基本流程:
1、提交资料到CCC发证机构审核,一般会在2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
2、产品测试。隔爆型的测试周期2个月左右
3、出具测试报告。(如果测试过程中不合格,需要企业配合整改直至测试合格)
4、工厂审查:在出具合格测试报告后,发证机构会在3个工作日安排工厂审查。审查一般是1-2天,审查合格出具工厂审查报告;审厂不合格需要工厂配合整改直至合格。
5、发证:一般在测试报告和工厂审查报告提交一周后出具CCC证书。
如何选择防爆CCC认证代理机构?
众所周知,防爆产品进入市场前通过防爆标准的检验检测,取得防爆合格证书/防爆CCC证书。特别是对生产抓得越来严格,对防爆产品的防爆性能也是越来越重视了。 因此,企业生产的防爆产品取得防爆认证。目前,国内有资质的防爆认证机构有十几家,他们承担着国内防爆产品性能的检验检测工作。 苏州阿凡提防爆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内各大防爆认证机构保持着良好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对防爆标准GB/T3836比较熟悉,还可以为客户提供防爆设计和防爆整改的技术工作,可大大缩小客户申请防爆认证的周期和综合成本。
在苏州阿凡提防爆技术有限公司申请防爆CCC认证需要什么资料?
1、产品图纸和资料:产品电气原理图、总装图、PCB图、元件布置图、元器件清单(BOM表)、铭牌图等
2、申请企业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3、符合本安防爆要求的企业标准和说明书
4、其他资料
(1)样品采用密封圈引入装置的,需提供样品涉及的各种规格的密封圈,
(2)样品有浇封部件的,胶封件须送胶封和未胶封的组件,
(3)样品外壳及部件采用橡胶材料的,须提供35mm×15mm×6mm橡胶块3~5块进行橡胶材料老化试验。
(4)样品外壳或部件为塑料制品的,须提供150mm×60mm 矩形塑料块3~5 块进行外壳表面电阻测定。
(5)样品外壳采用非金属材料的,须提供满足:长125mm±5mm、宽13.0mm±0.5mm,并应提供的小和厚度的样品,但厚度不应大于 13.0mm,棱边光滑,圆角半径不应大于1.3mm进行外壳阻燃性试验。
(6)样品如有观察窗的透明件,须另提供样品。
(7)对于不能在外壳上进行引入装置密封试验的,需配合检测提供试验用工装。
(8)便携式本安产品中有蓄电池的,需提供电池样品10块
(9)需和关联设备(如:本安电源)配接的样品,关联设备一起送样。
(10)如包含有EX元件,须提供Ex元件的防爆合格证
在我国GB/T3836.1标准附录中,对防爆电气设备的申请检验程序和要求作出了具体规定,并强调所有防爆电气设备(包括进口防爆电气设备)授权的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检验。只有通过检验并取得防爆合格证的防爆电气产品才能投入使用。因此,普通产品一般不能直接通过检验。只有根据相关防爆型式的防爆设计要求,才能通过相应的防爆认证标准要求。如果企业有相关防爆设计技术人员,可以自行设计。如果没有防爆设计能力,也可以委托相关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然后制作符合防爆要求的样品。
在苏州阿凡提防爆技术有限公司申请防爆CCC认证的基本流程
◆ 资料准备要求 包括产品图纸资料、技术文件、说明书、企业标准等
◆ 样品准备要求 依据产品规格型号系列,送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送检的样品需与提供的产品图纸保持一致。样机数量依据产品防爆型式和规格而定,一般为1-3件。玻璃件需提供玻璃3块,n型或浇封型需样品3件,浇封型需另提供未浇封前的部件至少1套,带有非金属外壳的需提供非金属标准样块;如有拆装结构的需提供拆装工具,其他试验所需材料。
◆ 检测阶段 检测阶段的主要工作在检测实验室。但是,如果遇到产品测试不合格需要整改的,企业需要积配合整改以符合防爆标准的要求。
◆ 取得证书阶段 收到证书和报告,先要检查信息是否有误,然后上网查询证书编号是否跟纸质证书一致,同时确认证书的真伪
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的分类
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的分类
Ⅰ类:煤矿瓦斯气体环境
Ⅱ类:除煤矿瓦斯气体之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
Ⅲ类:除煤矿以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
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的分级
1、按大试验安全间隙分级(MESG)
MESG=1.14 (mm) 煤矿井下甲烷,为Ⅰ类不分级,标志Ⅰ
0.9< MESG<1.14 (mm) 为Ⅱ类A级,标志为ⅡA 代表气体丙烷
0.5 ≦ MESG≦0.9 (mm) 为Ⅱ类B级,标志为ⅡB 代表气体乙烯
MESG<0.5 (mm) 为Ⅱ类C级,标志为ⅡC 代表气体氢气
2、按小点燃电流比分级(MICR)
小点燃电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对电阻电路或电感电路用火花试验装置进行3000次火花试验。能够发生点燃的小电流。
小点燃电流比(MICR):各种气体或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的小点燃电流对甲烷与空气的混合物的小点燃电流之比。
MICR=1.0 煤矿井下甲烷,为Ⅰ类不分级,标志Ⅰ
0.8
MICR< 0.45 为Ⅱ类C级,标志为ⅡC
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类、分级
1、分类:按爆炸危险场所存在易燃物质与空气混合的状态,分为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和爆炸性粉尘危险场所两大类。
2、分级
(1)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按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分三个区
1)0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段时间频繁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2)1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
3)2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
(2)爆炸性粉尘危险场所:按可燃性粉尘和空气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及粉尘层厚度分为三个区域。
1)20区域: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部。
2)21区域: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可燃浓度的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3)22区域:在正常运行下,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异常条件下,可燃粉尘偶尔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
防止爆炸发生的基本方法
1、避免形成爆炸性环境– 理想的方法
如建筑物的防爆设计,化工厂常常采用有房顶无墙壁的厂房,改善自然通风效果,或者采用强制通风,使环境中的可燃物质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达到避免爆炸危险的目的。
2、排除/削除可能的点火源– 实际的方法
如果爆炸性危险环境不可避免,则在环境中消除点燃源。国家标准规定,在爆炸危险场所使用防爆电气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