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货币种类繁多,鉴定真伪可以使用看大小比重定真伪:古铜钱的大小,轻重千差万别,很难说清规制,但从普遍性分析,也能悟出一般规律。如战国“半两”,大部分直径3.2厘米左右,重5.4—7.4克不等;秦“半两”大部分直径在2.5—2.8厘米之间,重3—6克左右;汉“五铢”大部分直径在2.4—2.6厘米左右,重3.2—3.6克之间;唐代“开元通宝”大部分直径在2.4—2.5厘米之间,重3.8—4.2克左右;宋代小平钱多数直径在2.4—2.5厘米之间,重3.4—4.2克左右。近年研究发现,“半两”钱直径凡是超过4厘米以上的,均为伪作,小平钱超重和超大的,真品少见。
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分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各时代的钱币铜质是不同的,再加上古代冶炼技术不同,各地区铸造的古钱也就各不相同,各种钱币有各种时代的特征。总的来说,用铜锌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是青色。现在许多钱币学家和收藏者喜欢用听声音的方法鉴定古钱。古钱币由于质地的原因,年代越久远,氧化越严重,掷于水泥地面其声音也越暗哑。而明代以后的钱币,距离现在的时间较近,氧化还不是很严重,其声音则是清脆、响亮。
古董钱币的鉴定是一个领域,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进行鉴定:
,观察整体特征。通过观察古董钱币的外观、尺寸、重量、形状以及图案等整体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真伪和年代。
其次,考察材质和工艺。古董钱币常见的材质包括铜、银、金等。通过对材质的分析,可以判断其真伪。同时,钱币制作工艺的精细程度也是评估其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形制和文化内涵。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古董钱币,在形制和图案上常有明显的差异。通过对形制和图案进行研究,并结合历史背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钱币的版别和年代。
借助工具。古董钱币鉴定常常需要使用一些的工具,如放大镜、天平、显微镜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细致地观察和分析钱币的细节特征,以提高鉴定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