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佛像拍卖鉴定,哪里有鎏金佛像征集
-
面议
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面不脱。有点类似于镀金,但是古代没有这样的技术,镀金属于化学还原反应,而鎏金则是利用两种物质的物理性。这尊佛像只是在表面附着了黄金,而实际上是用铜铸的。无论国外收藏家来中国拍卖,还是来中国购买,佛像始终是国内外收藏的热门。收藏佛像,不仅仅是一种“雅号”,而年代越久远的佛像,人们觉得它们存在千年,更具有神性,所以收藏价值巨高。
一般来说,明中早期的佛像比例匀称,纹饰精美,细部刻画深入。明晚期万历时期的造像,一般多头大身小,姿态僵板,无雕塑之美可言。佛像外,道教像和各种民间杂神像也很多,题材丰富,质地多样。明代铜佛像遗留很多,但做工精美者不多见,主要是山西地主制作的。
近年来,铜佛像在拍卖市场可谓大放异彩,受到了各路藏家的极力追捧,成交价格也屡创新高,仅在去年英国邦瀚斯一场香港拍卖会上,一尊“十四或十五世纪 铜鎏金毘鲁巴像”便以545万港元成功拍出。由此可见,铜佛像铜雕有着广阔的投资前景和升值空间。
铜佛像市场火热,随之而来的赝品也应运而生。目前常见的一些粗制滥造的新铜佛像,大都散见于全国各地古玩集市,售价也很低廉,藏家一般很容易辨识。较难识别的是一些按照真品精心仿造的金铜佛像,这些铜佛像制作也很,有些表面还刻意进行作旧处理,具有的欺骗性,藏家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
佛家认为释迦牟尼佛有三十二种不同凡人的容貌,称为三十二相,还有八十种小特征,合称八十种好。但是这许多的“相”和“好”在造像上是无法表现出来,一般只有“眉间白毫相”、“顶髻相”、“手足指缦网相”等能明确的显示出来。
明早期的汉传佛造像,身材比例比较适中,身躯饱满结实,线条简洁流畅,丰胰而不虚,近人而不俗。造像胸部.腹部的起伏和平简的外衣形成对照,富有整体感。明嘉请以后,特别是万历年间,汉地造像盛一时。这一时期的佛造像多头大身长,体态丰臃,传世品较多。明代铸造的金铜佛像工艺,造型比较优美。从造像的风格上来看,更加贴近了生活,世俗化的味道更加浓厚。从造型佩饰上看,基本上是祖露上身,下着大裙,肩上搭有坡帛等等。服饰贴体而轻柔,衣纹和衣饰的刻画运用写实手法,视觉效果非常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