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乡气体检测仪校准-第三方计量校准机构
-
¥800.00
风速,指单位时间内风移动的距离,单位通常为“m/s”、“km/h”等。风速表就是测量风速的仪表,早应用于气象行业,测量大气环境中的风速,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空气流速测量领域,比如煤矿、交通、建筑、化工、粮食加工等行业。
风速表的重要性。
建设部《塔机设计规范标准JB9462?88》技术要求4.1.2.1条“在起重机的大安装高度工作时,风速不大于20m/s。整体架设爬升或顶升操作风速不大于13m/s。”,4.5.6条“对臂架根部全交点超过50m的起重机应在顶部装设风速仪。” 旅游局对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有关异常气候情况的运营规定是“大瞬时风速超过15m/s时,停止运营”。若没能配备准确计量合格的风速表,就会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风速表这一计量器具无论从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来说,都非常重要。
风速与气象风速没有等级,风力才有等级,风速是风力等级划分的依据。一般来讲,风速越大,风力等级越高,风的破坏性越大。在气象上,目般按风力大小划分为十二个等级。有记录的高风速发生在1934年4月12日美国新汉普郡的华盛顿山。5分钟内平均风速高达338km/h(94m/s)
测定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有雨量器和雨量计两种。
用于测量一段时间内累积降水量的仪器。外壳是金属圆筒分上下漏斗式雨量器。两节上节是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盛水漏斗为防止雨水溅失保持器口面积和形状筒口用坚硬铜质做成内直外斜的刀刃状下节筒内放一个储水瓶用来收集雨水。测量时将雨水倒入特制的雨量杯内读取降水量毫米数。降雪季节将储水瓶取出换上不带漏斗的筒口雪花可直接收集在雨量筒内待雪融化后再读数也可将雪秤出重量然后根据筒口面积换算成毫米数。
折叠虹吸式雨量计
续记录降水量和降水时间的仪器。其上部盛水漏斗的形状和大小与雨量器相同。当雨水经过漏斗导入量筒后量筒内的浮子将随水位升高而上浮带动自记笔在自记纸上划出水位上升的曲线。当量筒内的水位达到10毫米时借助虹吸管使水迅速排出笔尖回落到零位重新记录。自记钟给出降水量随时间的累积过程。
折叠翻斗式雨量计
可连续记录降水量随时间变化和测量累积降水量的有线遥测仪器。分感应器和记录器两部分其间用电缆连接。感应器用翻斗测量它是用中间隔板间开的两个完全对称的三角形容器中隔板可绕水平轴转动从而使两侧容器轮流接水当一侧容器装满一定量雨水时0.1或0.2毫米由于重心外移而翻转将水倒出随着降雨持续将使翻斗左右翻转接触开关将翻斗翻转次数变成电信号送到记录器在累积计数器和自记钟上读出降水资料。
家用玻璃体温计是居民日常生活中常备和常用的测量人体体温的小型医用器具。家用玻璃体温计的示值是否准确、可靠,对诊治病患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有玻璃体温计产品出厂前,实施检定,合格之后在玻璃体温计上使用全国统一的检定合格标志:即“CCV”标志。居民在购买家用玻璃体温计时,一定要注意检查体温计上是否标有 “CCV”标志。
家用玻璃体温计的示值是否准确,除了与正确使用方法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玻璃体温计是否合格密切相关。玻璃体温计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基本尺寸不够,玻璃管中的毛细孔不正直、均匀,刻度线和计量数字不清晰以及示值超差等。
在家用玻璃体温计使用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不要用玻璃体温计测量其他物品的温度,特别是超过40℃的物品,这很容易引起玻璃爆裂、水银外泄。比如,有居民用玻璃体温计测量婴儿洗澡水温度,这是非常危险的。
使用前要将水银甩到35℃的刻度以下;测量时体温计感温头与测量部位接触紧密、时间充分,口腔测量时间好在(5~10)分钟;测量后读数时,视线应与体温计齐平。测量前后都要用酒精对体温计进行消毒。
建议玻璃体温计使用两三年后更换。
南北朝包括南朝的宋、齐、梁、陈和北朝的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和北周(420-589)。南北朝时期度量衡有两大特点:(1)其200年间单位量值增长速度为历朝之冠。(2)制度混乱,各个时期、各个地区量值相差悬殊的现象十分。以尺度而论,唐代天文、数学家李淳风为求古律历,曾将汉至隋各种尺度以长短分别列为十五等,史家称之为“十五等尺”并多有考证。其中南朝刘宋(420-479)尺长24.5厘米,比东晋约略增长2%,仍是秦汉尺度的延续,并被齐、梁、陈所沿用。而北朝尺度则迅速增长,并且十分混乱。如北魏(420-534)前期一尺长25.5厘米,中期长27.9厘米,后期长29.5厘米。至东魏(538-543),一尺长已长达30厘米。北齐(550-577)取代东魏则承袭其各种制度。纵观北朝一百多年中尺度增长了约6厘米。
容量和权衡制度,南朝和北朝增长率也不同。南朝的梁、陈二朝,升斗仍沿袭新莽旧制,每升约合200毫升。齐朝量制大于古升,约300毫升。北朝量制增长速度却十分迅猛,北魏时每升“于古二而为一”,约400毫升,其后又有增长。至隋文帝统一全国建立隋朝时,容量每升已增至约600毫升。
权衡制,南朝和北朝的单位量值相距也很大。南朝之梁、陈、每斤约为220克,齐每斤约合330克。而北朝的增长速度却远远超过了南朝。据文献记载:“魏、齐斗秤于古二而为一”,推算每斤当合今制约440克。今藏河北省博物馆两件北魏时铁权,分别重515.5克和593克,据考证均系北魏时的一斤权。至隋统一度量衡时,每斤已高达“以古秤三斤为一斤”,推算每斤约约660克。
由于南朝与北朝度量衡单位量值竟有数倍之差,故出现了“南人适北,视升为斗”的怪现象。南北朝度量衡的混乱可见一斑。
不能以油箱额定容积来判断加油机是否准确
示例:某消费者汽车油箱的额定容积是50 升,在油量警示灯报警后,在加油站将油箱加满,加油机显示加了53 升。该消费者以此断定加油机计量不准,向质监部门进行投诉举报。但质监部门出动暗访车对该加油站进行暗访后,发现加油机计量是准确的。这是什么原因呢?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18296-2001《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的规定,“汽车燃油箱的额定容积应控制在燃油箱大容量的95%”,即油箱的实际容量至少应比其额定容积大5%。这是因为油箱在设计时,考虑到燃油热胀冷缩的特性,为保护行车安全,在汽车加油加到额定容积后,油箱内留下一定的空间。质监部门曾随机选取了十种车型进行测试,发现各类汽车油箱的实际容量比额定容积至少大约5%,有的达到了10%,还有的甚至大了30%之多。此外,汽车油箱只是个容器,不是计量器具,其实际容量会在不同温度、不同的箱内压力下发生变化。因此根据油箱的额定容积来判断加油机的计量是否准确,是不科学的。
电子秤计量作弊的原因:集贸市场构成主体复杂,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市场主办者未落实自身的主体责任、管理不到位,一些个体摊贩法制意识和诚信意识淡薄等。
常见的作弊方法:
1、拉绳子:在电子秤台面板上吊接绳子或橡皮筋,摊主在称重时,将绳子或橡皮筋轻轻拉一下以增加称重时的重量显示。
2、贴黑胶布:如在电子秤的单价5位显示窗口的左边两位用黑胶布(或鱼鳞)遮盖,能目视到的只剩3位显示窗口。
3、安装开关:如在电子秤底部、面板加装或改装作弊开关,有时开关还是磁性的,摊主在称重时,按下作弊开关或用一块小磁铁轻轻过一下,称量即虚增10%至30%,甚至更多。
4、遥控作弊:在电子秤内安装遥控接收器,摊主在称重时,用遥控发射器改变计量性能,如遥控作弊一般为A、B、C三档,称量分别虚增10%、20%、30%。
5、冲击波法:经营者在售物时,将商品重重的丢进秤盘,借助惯性使电子数显一瞬间人为加大,然后马上将商品拿起。
6、更换芯片:将秤的芯片整块更换为可作弊芯片,如通过输入密码,启动作弊软件,可调整10%~40%重量。当遇到检查时可“一键还原”恢复正常,而且拆秤检查时查不出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