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香炉定制
-
¥2600.00
画面上的鹦鹉目光炯炯,嘴唇紧闭,展翅欲飞,飞向它所向往的地方。在此,鹦鹉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展翅欲飞的鹦鹉与春风里富贵的牡丹结合在一起,一动一静,两者结合,立体感非常强,整个画面因此而生动自然,清新脱俗,呈现出热情、奔放的人文情怀。
炉上绘有的三朵牡丹花,呈迎风而怒放之态,还有两朵含苞欲放的花蕊羞答答地藏在一边。牡丹花素有“花中”、“国色天香”之誉,以花大色艳、绚丽多姿名扬天下。中国人有喜好牡丹之传统,在我国,牡丹花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只有用手轻轻抚摸时,略微高低不平的接口,才会让你感觉接口之所在。仔细观察,炉内还有一些小黑点,零星地撒在炉底,这便是俗称的窑粘,是烧制瓷器时草木灰飘落留下的。如今,窑粘已成为鉴定瓷器真伪的秘诀之一。足底露胎处可见所用瓷土为典型的乳白色高岭土。炉的三只乳足极其饱满,留有较深的摩擦痕迹,应该是寺庙或大户人家祭祀用的礼器,是传世之。
新仿瓷器太亮,一看就“假”。为了仿得“真”一点,制造商经常采用抛光方法,即用马铃薯或兽皮,将其不断摩擦,直到达到亚光的效果。遗憾的是,这种做法常会在瓷器表面留下诸多摩擦的痕迹。这尊香炉不同,它烧造时的火候较高,而且均匀,釉光至今悦目可人;又经过大自然几岁月的磨砺,更是宝光熠熠,与新仿品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寺庙里通常所见的佛祖释迦牟尼的坐像,他身穿通肩大衣,手持说法印,结跏趺坐在莲花台上。观世音以大慈大悲而名闻天下,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传说唐代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她身穿白衣,坐在白莲花上,一手持着一只净瓶,一手执着一朵白莲,仿佛在表露观世音怀着的一颗纯洁的菩萨心,全力引导信徒脱离尘世,帮助世人解除灾难,到达荷花盛开的净土。《法华经》详细介绍了观音菩萨的功德,以及解救灾难的种种事迹,她可以应机以种种化身救苦救难,所以有各种不同名称和形象的观音,如白衣观音、送子观音、水月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
这尊香炉高10.5厘米,面上直径11厘米,香炉的口沿为厚唇,自然下垂,形成小坡度,厚唇宽度为3厘米,看上去十分自然和谐。炉心为圆形状,深约6厘米,内里露胎,清晰地留下了当时工匠手工拉坯的痕迹。底座呈喇叭口敞开,不施釉,露出灰白色的胎骨,足底还遗留三只烧制时所用的支钉。整个器物分成三层,由小及大,十分规整。香炉器物虽不大,却符合宋人“小器大做”的原则。看上去大气,古意盎然,拿在手中把玩,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