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沙拐枣种子千粒重
-
面议
叶线形,长2-4毫米。花白色或淡红色,通常2-3朵,簇生叶腋;花梗细弱,长1-2毫米,下部有关节;花被片卵圆形,长约2毫米,果时水平伸展。
果实(包括刺)宽椭圆形,通常长8-12毫米,宽7-11毫米;瘦果不扭转、微扭转或极扭转,条形、窄椭圆形至宽椭圆形;果肋突起或突起不明显,沟槽稍宽成狭窄,每肋有刺2-3行;刺等长或长于瘦果之宽,细弱,毛发状,质脆,易折断,较密或较稀疏,基部不扩大或稍扩大,中部2-3次2-3分叉。花期5-7月,果期6-8月,在新疆东部,8月出现第二次花果。
沙拐枣多生于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或石质地,在沙砾质戈壁、干河床和山前沙砾质洪积物坡地上也能生长。具有抗风蚀、耐沙埋、抗干旱、耐脊薄等特点,枝条茂密,萌蘖能力强,根系发达,能适应条件极端严酷的干旱荒漠区,是荒漠区典型的沙生植物。
栽植采用无灌溉方式,对引种材料移栽时浇一遍透水,以后不进行人工灌溉,使其在自然状态下生长。栽植时挖30×30厘米的浅沟以便能储存雨水,提高成活率。为进一步提高成活率,对部分材料栽植时施加保水剂,挖好树坑后,在坑中撒入3-5克的保水剂,使其与土壤混合。填土后浇透水,使保水剂能吸足水分,以供植株生长所需,栽植后进行修剪,以利于成活。并定期观察成活情况。
该种的特征变异较大。分布于中国东部(内蒙古)者:瘦果宽椭圆形,肋不明显,不扭转或微扭转,每肋通常3行刺;刺稠密,较细,易脆。分布于中国西部(新疆)者:瘦果窄椭圆形,肋较明显,不扭转、微扭转至扭转;每肋刺2行,往往较稀疏,少数稍密,基部有时稍扩大沙拐枣。产于甘肃河西走廊的标本,其瘦果近于内蒙古植株的特征,但刺较稀疏,质较硬,每肋刺2行,肋中部凸起,似乎是刺3行与2行的过渡特征。郝景盛于1934年根据采自内蒙古的标本,建立了Calligonum dielsianum Hao,他指出该新种与该种相近,其主要区别是:果实每肋刺2行;幼枝有腺毛。《中国植物志》编委们研究了此模式标本和原描述,发现幼枝发霉,不是腺毛;产内蒙古的植株中,某些果实肋也同时具有2行刺,为个体变异,故归并。A. Los. 根据Г. Н. Потанип1877年在新疆哈密一带所采的标本,建立的C. potanini A. Los.,它与该种的区别是:果刺2行;果肋极扭转。此均为该种的特征,也予以归并。
沙拐枣种子对水气调节敏感.发芽试验以沙床为好.种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5~50,恒温35℃发芽率高.光照对种子萌发没有影响.经剪果角和切子叶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可分别比对照提高20.3%和18.4%,效果理想.初次计数以3天,末次计数以14天为宜.
不同种子预处理对10种沙拐枣植物萌发的影响
为了确定沙拐枣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及优播前预处理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对10种沙拐枣植物的种子进行了磨砺、硫酸和热水浸泡、冷藏、种子浸出液处理,然后进行发芽实验研究.萌发实验的结果表明,10种沙拐枣植物对于不同的种子预处理,均表现出相似的萌发反应.磨砺、硫酸浸泡和冷藏处理对种子萌发有明显地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种子浸出液处理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度均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并能增强种子的休眠.冷藏处理具有打破有活力的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但它与热水浸泡处理一样,对有活力种子表现出一定的致死作用.沙拐枣植物的萌发模式在不同种子预处理间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机械磨擦和硫酸处理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率及发芽势.泡果沙拐枣(Calligonum junceum)在本项实验中表现出很强的萌发能力.
以系统揭示其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为目的,对河西走廊沙拐枣天然分布区的7个群体的种子长,种子宽,种子长宽比,千粒重等4个种子表型性状进行了观测,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等多种方法分析了表型变异及规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种子长外,其余各种子性状在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种子长,种子宽,种子长宽比和千粒重的变异系数为:8.21%,11.25%,13.08%,15.98%;种子长,种子宽,种子长宽比,千粒重之间有着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种子千粒重与各地理生态因子呈极显著相关性,种子长宽比与温度相关显著.
注意事项
沙枣树对于温度的需求是比较高的,低于10℃以下会对其造成伤害。所以要有防范低温的措施。虽然沙枣树喜阳光,但是西北地区的光照时间是很长的,所以种植初期还是需要进行遮阳的防护措施,避免因为阳光导致苗种死亡。中后期的沙枣树会在温度较高的时候开始开花结果,这时候要适当的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