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高压电缆回收
-
面议
回收废旧电缆
绝缘电缆——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它们各自的包覆层(如果具有时),总保护层(如果具有时),外保护层(如果具有时),电缆也可以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
软电缆——使用时要求柔软,并在结构和材料上能满足这一(柔软性)要求的电缆。
软线——由多根数小截面的导体组成的软电缆。
单芯电缆——只有一根绝缘线芯的电缆。
多芯电缆——有一根以上绝缘线芯电缆
扁(多芯)电缆——多根绝缘线芯组平行排列成扁平状的多芯电缆。
回收电缆
金属包覆导体——由一种金属作为内部分和用冶金加工法(熔接)包覆另一种金属作为外层的导线组成的导体。
同心式绞合圆导体——多根单线以螺旋形绞合,成为一层或多层同心层的绞合导体,通常相邻层绞向相反。
束合导体——由多根单线,按同一方向,同一节距以螺旋形束合而成的导体。
复绞导体——由几个线组螺旋绞合成一层或多层导体,导体中每一组可为同心绞或束合。
回收电缆
内衬层——包在多芯电缆缆芯(可包括填充物)外面放在保护层下的非金属层。
隔离层——用以防止电缆的不同组成部分间(如导体和绝缘或绝缘和护层间)相互有害影响的隔离薄层。
护套——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均匀连续的管状包层,通常是挤制成的。
金属护套——由金属制成的护套
皱纹金属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护套。
回收电缆
绞向——电缆的绞合元件相对以电缆轴向的旋转方向。
绞合常数——绞合前元件的长度与绞合后制件的长度之比。
填充系数——组成导体的单线截面总和与导体轮廓截面之比。
编织覆盖率(编织密度)——编织材料覆盖表面积与编织层总表面积之百分比。
回收电缆
重叠绕包——带状材料绕包时,带边与相邻带边相互搭压的绕包形式。
间隙绕包——带状材料绕包时,带边与相邻带边不相搭连而留有一定间隙的绕包形式。
对绞——两根绝缘线芯按一定绞合节距组成线组的过程。
成缆——由若干根绝缘线芯(或包有金属护套的线芯)或单元线组和其它元件绞合(或加绕包)成电缆芯的过程。
回收电缆
挤塑(橡)——将配制成的塑料或橡胶混合物,;连续均匀挤包在导体或电缆芯上的过程。
交联——借物理或化学方法,使塑料由线型结构转变为空间网状结构的过程。
纵包——带材纵向包覆的过程。
编织——用金属丝或非金属纤维在导体或绝缘层等元件上编织成有网状图形的过程。
压铅——用热压法在电缆上挤包密封、均匀、连续铅套的过程。
装铠——在电缆上包覆铠装层的过程。
回收电缆
电缆在运行中流过运行电流,电缆会发热。电缆的发热量或者温升是有极限值的,超过极限值后电缆的绝缘就会被破坏,降低使用寿命,直至发生短路损毁。
回收电缆
电力电缆主要特征是:在导体外挤(绕)包绝缘层,几芯绞合(对应电力系统的相线、零线和地线),再增加护套层,如塑料/橡套电线电缆。主要的工艺技术有拉制、绞合、绝缘挤出(绕包)、成缆、铠装、护层挤出等,各种产品的不同工序组合有一定区别。
回收电缆
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额定电压0.6/1kV、3+1芯、主线芯标称截面积120mm2,中性线标称截面积70mm2的电缆缆表示为:
KYJV-450/750V 4*1.5 GB/T933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