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田黄怎么鉴定,海外新加坡拍卖征集
-
面议
及时发货
交易保障
卖家承担邮费
人们按其色相之差别,又划分三个等次十种类别:
1、标准田黄的色泽,属上品
(1)色浓而微泛橙红,接近桔皮红,但红的成分略少,称“橘皮黄”。
(2)黄中带赤,色明快的,曰“黄金黄”。
(3)黄而带赭,如将熟或熟透的枇杷色,叫“枇杷黄”。
2、中品
(4)黄色再淡的有“桂花黄”,虽属黄色但略带粉白色调。
(5)比桂花黄清淡、质灵腻、细嫩、而又比白田稍黄的称“鸡油黄”。
(6)黄而微褐如熟栗的,称“熟栗黄”。
3、下品
(7)稍淡于熟栗黄,质滞而黝的为“肥皂黄”。
(8)色黯褐而质如鹿目的称“糖粿黄”。
(9)黄色淡如蜂蜡,质比鸡油黄滞结些的称“密蜡黄”。
(10)介于桂花黄和肥皂黄之间的,称为“蕃薯黄”。
作为“石中”的田黄石,历来价格不菲。文人学士都认为收藏或使用田黄章,比珠宝、翡翠更高雅和有品位。从文物鉴定角度讲,鉴定田黄石与其他类别的文物不同,够不够年份是一回事,但要看其是否真的田黄石。李元茂先生对此素有研究,曾精辟地分析田黄石的假冒与辨别,特摘引如下,以飨读者。
田黄素有“易金三倍”之说,因其难觅,价值高昂,所以早在清朝就有商贾以连江黄假冒田黄石。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造假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石市上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利用田黄石与某些石种有相似之处的特点,或以次充好,或制假乱真,因此田黄石收藏者加以防备。有关部门在研究田黄的内部成份组成中,用某种科学的方法,改变一些石材的分子结构,使其色泽与内部结构接近于田黄石,但终究不能温润其质、丝纹其体,由此可见田黄石的天生丽质并非人工所能牵强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