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监测系统图公共建筑
-
面议
能耗监测系统:
数据来源:
手动录入:对于不具备在线采集条件的数据,端设备提供手工填报数据上传。
现场仪表接入方式:端设备支持电能表、热量表、水表/水流量计、蒸汽流量计、气体流量计、皮带秤等计量仪表的接入,默认具备的通讯协议包括Modbus(GB/T19582)、DL/T645. CJ/T188等标准通讯协议。
自动化信息系统:端设备根据不同的系统,采用SQL接口或者OPC等的方式获取能源相关数据,如工业控制系统(PLC/DCS/FCS等)、生产监控管理系统(SIS/MES等)管理信息系统(ERP /MIS等)等。
数据采集器:端设备支持从现场数据采集器、通讯管理机等数据网关获取数据,默认具备的通讯方式支持ModbusTCP(GB/T19582)、MQTT、HTTPS等。
软件功能
设备管理
主要功能:记录现场使用的设备的信息及设备的维修保养记录
主要目的:设备的全声明周期管理,直观了解各设备的情况
园区3D视图
通过3d模型显示具体的建筑,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园区的真实情况,提供简单的交互来完成对不同建筑物的数据查询等功能。
App访问
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是基于企业能源管理模型建立的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实现能源系统分散的数据采集和控制、集中的管理调度和能源供需平衡以及能源预测,为在生产全过程中较好地实现节能、降耗和环保的目标创造条件。即对生产能源数据进 行采集、加工、分析、处理以实现对能源实绩、能源计划、能源平衡、能源 预测等方位的监控和管理功能,达到企业节能增效的目的。该系统广泛应用与建材、化工、钢铁、机械、公用建筑、园区等领域。
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的功能特点如下:
1、通过对建筑能耗数据进行分类、分项计量,将能耗数据远程传输至数据中心,进行分析与展示。
2、实现本建筑的用能“定量”分析,为业主和物业管理人员节能优化运行提供数据支持,促进系统的优化运行。
3、实现同类建筑的用能分析比较、找差距,促进不断改进。
4、实现不同时期的用能分析对比,为节能改造提供评估基线
系统构成如下:
1、能耗监测分析系统由水电气热表等计量装置、数据采集器、数据中心组成。
2、计量装置:是用来度量电、水、燃气、热(冷)量等能耗的远传仪表及辅助设备。
3、数据采集器:通过GPRS、以太网、WIFI等方式将采集数据进行上传服务器。
4、数据中心:采集并存储其管理区域内监测的能耗数据,并对本区域内的能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展示和发布。
多场景覆盖
泛适用于智能楼宇、园区、商业综合体、场馆、工厂等空间,实现水、电、气、冷、热等能源采集与管理
AI赋能
通过AI算法,实现对用能异常的智能告警及自动调控
多维管控
通过建立多维能耗模型,实现建筑空间的全过程能耗量化管理
精细化预算
以行业预测算法作为基准,外部影响规则为辅助,建立精细化能耗预算策略
用能单位,是指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确定的年综合能耗超过1万吨标准煤(含1万吨)或者年综合能耗超过5000吨标准煤(含5000吨)但不足1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
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后,为企业解决了以下能源管理痛点:
1. 能源(水、电、煤、气、油等)的泄漏。)已被阻止。
2. 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
3. 了企业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
4. 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数据决策依据。
建立能源消耗在线监测系统的作用:1.能源利用率提高,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提高。 2.可以帮助用能企业拓展用能空间,节能降耗。 3.它可以提高能源使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4.能用能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缓老化速度。 5.能耗监控管理系统可以降低能源成本和环保成本。6.能耗监控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能源可视化,让用户及时了解企业的能耗情况。华信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采用“国家平台、省平台用能单位接入终端系统”三级架构设计,为各部委、各级节能主管部门、市监察部门、用能单位等用户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用能单位能耗监测数据上传至省级平台,再由省级平台上传至国家平台。
节能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由于缺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科学的能源管理理念、机制和方法,就会造成能源管理脱节。我国于2009年11月1日正式发布并实施GB/T 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国家标准,旨在为组织确定有效的能源管理体系要素和过程,使组织能够根据标准要求制定并实施能源方针和目标。
我国能源管理体系是采用了全过程控制思想,运用PDCA理论(戴明理论: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充分结合能源管理的特点并借鉴现有的管理体系标准建立而成。
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种类较为单一,大致分为5类:电能、水能、燃气、集中供热、集中供冷。根据中国建筑能耗信息网提供的资料显示,就电能消耗分析,大型建筑的能耗比重约为空调能耗40%,公共与办公照明能耗47%,一般动力能耗2.9%,其他用电能耗10.1%。在提倡节能减排的当今,做好节能工作不仅对实现“十二五”建筑节能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更是为高耗能建筑进一步节能提供准备条件。
电能:建筑内的用电设备及系统主要有:中央空调及末端设备、公区照明(走道、楼梯、地下室、设备房照明等)、水泵(给水泵、消防泵、排污泵)、通风系统(排烟、排风、正压送风等)、网络设备(网络中心设备用电)、安防设备(车场管理系统、监控系统、消防系统、门禁系统等)、其它设备用电等;
水耗:生产用水、绿化用水、保洁用水、公共卫生间用水、开水房饮用水、中央空调冷冻冷却系统用水、其它用水(如消防用水)等;
天然气:主要指中央空调用气、食堂用气等。
热/冷:主要指空调冷热源机房制冷/热量、各建筑消耗的冷/热量等。
建立能源管理平台,为用户能源管理提供科学手段,项目业主作为系统的终用户,建筑能源管理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我公司将通过安装通讯设备将现场表计所采集的数据上传至能源中心,通过数据的汇总和分析终实现建筑内各项能源使用的可视化、安全化、管理化。建设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的目标如下:
1) 降低运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能源管理系统运行后可降低运维成本10-30%,并且提高工作管理效率20%-30%。能源管理系统将项目所有建筑内的各种能耗进行了采集和分析,并且系统监控人员能够实时监控画面中所关注的能耗数据,省去了人工抄表的麻烦,大大降低了运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 协助领导全面掌握各项能耗情况,落实节能考核。
建筑管理方领导可通过能源管理系统的WEB发布平台实施查看建筑内的各项能源用在哪里,什么时候用,谁在用,做到能耗的可视化、精细化。系统可根据国家大型公用建筑的能耗指标,完成定量和定性分析,为用户提供图标化的直观数据。并可根据系统对能源的消耗进行统计,专人负责对管辖区域内的节能减排情况进行监管,不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加快技术进步等手段来降低能耗,同时制定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完善奖惩措施。能耗监测平台可为内部考核提供基础数据,从而协助项目领导层层分解节能目标任务,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实现国家和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另外,通过对工作人员的考核,加强工作人员的行为节能,从而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切实把节能工作落实到实处。
3) 提供各项能源消耗量数据分析,为能源审计工作提供数据。
能源管理系统对各项能源消耗的数据进行采集后,经过分析系统进一步分析计算。通过对同一时间不同建筑的能耗分析以及同类建筑不同时段的能耗分析,以及与系统内的数据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系统提出节能降耗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协助管理者制定能源使用模式和考核办法。并且可为能源审计工作提供完整可靠的园区能耗数据,协助审计组织对建筑进行能源审计。
4) 指导改造高能耗设备
能源管理系统全面地采集项目建筑内的用能数据,对用能设备或系统进行节能分析,寻找可行的节能项目。通过能耗数据分析,定位高耗能点问题所在,帮助用户做好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项目的改造工作,使用户在对设备改造与新建的过程中,进一步节约能源,节约成本。
5) 根据管理措施控制用能设备
能源管理系统在将节能降耗技术和管理措施提交后,如管理人员认为节能降耗技术和管理措施可行,系统可按照既定的方法对设备进行管控。如调整项目建筑用电、水、气的数量等。通过对设备的管控,进一步合理化使用能源。
系统总体上采用分层分布式体系结构,按照纵向分为主站管理层、网络通讯层和现场测控层三大部分,
主站管理层从网络上可分为企业内网和公网两部分,由若干服务器和终端计算机组成。其中,客户端分为监控客户端和管理客户端,可分别部署在一台或者两台终端计算机上,同时,监控客户端可扩展为两台,实现客户端双机热备,可实现实时的切换。内网服务器根据系统负载情况(包括接入点数量、采集频率、Web访问量)扩展为两台实时监控服务器,两台数据库服务器及多台Web服务器,可实现监控服务和数据库服务的双机热备和Web服务的负载均衡功能。Web终端用户包括能源管理人员-使用该系统进行能源的分析和管控;用能用户-对自身的用能情况进行查询;企业管理人员-浏览相关报表,提供决策支持。公网服务器与内网Web服务器功能相同,对外网用户提供相关数据的查询和报表展示功能。
网络通讯层以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及相关网络线路组成,根据企业场地的大小及对网络通讯质量的要求,主干通讯网络可铺设光纤。企业内网和公网之间可采用防火墙、路由或者网闸进行隔离。
现场测控层主要由数据采集器、电能表、水表、气表、热表组成。根据现场情况,各仪表及传感装置通过现场总线,与数据采集器进行数据的交互,然后数据采集器通过IP网络实现与主站的数据传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