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芒果教育:教育孩子的“雷区”,你碰了几条?
-
≥ 1个¥199.00
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影响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为了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却是家庭。
每个父母都想把孩子培养好,然而,有时候结果却不尽人意。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是否逾越过这些“雷池”?
(一)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或者与他人吵架动粗,不仅会造成孩子精神高度不安,产生紧张心理和恐惧感,甚至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使其内化为自身的社会习惯。
要知道,孩子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很强。因此,如果自家孩子有暴力倾向,那么请从自身找原因。
(二)对孩子责骂训斥
在家长面前,孩子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都是弱者,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的各种出错都属正常。
有的家长奉行严格管教、棍棒教育等强势训斥型的教育模式,会让孩子内心更加弱小,久之产生自卑心理。同时,会影响亲子情感,亲子沟通变少、变浅,进而会引起孩子的叛逆行为。
(三)否定孩子的梦想
在孩子眼中,你就是他的全部。
我们总能看到孩子围在爸爸妈妈身边问这问那,而父母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事情,自觉不自觉地、也有不耐烦地,或者真的是时间紧张不允许,或者就是心存懈怠,对待孩子敷衍了事、糊弄过关。这种行为将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印象,容易产生对待事物敷衍、不认真的态度
(四)在外人面前揭短亮丑
教育孩子需要分场合。
爸爸妈妈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评价、批评自己家孩子,尤其杜绝把那些把“陈年旧事”抖出来行为。换位思考下,或许你的不经意、你认为不是个事的事,在孩子心中则是天大的事。
(五)树立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不要用孩子的短处去和别人家孩子的长处相比。
“别人家的孩子”已被塑造成一个让自家孩子头疼的人物,这种“激将法”是让孩子讨厌、甚至憎恶的做法,长此以往,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和嫉妒的心理,让孩子不能正确、客观的认识他人与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正确的做法是,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差异,让孩子今天与昨天比,让孩子明天永远比今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