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成化斗彩瓷器一般值多少钱?
-
面议
斗彩又名逗彩,斗彩是一种釉下彩与釉上彩相结合的装饰瓷器品种。斗彩瓷器的烧制过程极为复杂。瓷器对于温度的要求,一件斗彩瓷器想要烧制程成功,先要在至少一千三百度的高温下烧制成釉下彩,其次在用矿物质染料对出具模样的瓷器进行二次施釉,后使用在八百度左右的低温进行二次烧制,才因此形成了我们现如今所看到色泽鲜艳、绚丽多彩的斗彩瓷器。
辨胎釉
成化斗彩用麻仓瓷土矿制作出的瓷胎大的特点就是质感柔糯、白净、细腻,在强光照射下呈肉红色胎质洁白、细密、胎体秀美而轻薄,有的近似于脱胎。施釉洁白肥腴,釉质特,润如凝脂,呈半透明状,若迎光透视,隐约可见胎体泛出淡淡的肉红色,麻仓土在此时消耗殆尽,后续珐琅彩也无法使用,成为成化斗彩的鲜明特征。
对比仿品胎体厚薄不一,胎壁不平,胎质灰白,缺少对应原料,现代主要以高岭土为主。色彩不够艳丽,如红、黄、绿、紫等。成化斗彩色调特色不一,现代工艺显色无法跟成化水平相比,无法形成成化的具体风格。仿品上釉轻薄,没有脂感,胎土虽厚重,但透亮性不如成化明显。
此斗彩鸡缸杯表面或淡雅或浓艳的色彩描绘了母鸡图景,纹饰绘画线条简练,用笔自然,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充满自然气息和生活情趣。画面上的雄鸡昂首啼鸣,雌鸡低头觅食,三只雏鸡振翅追逐其后,雄鸡、雌鸡、雏鸡各具神态,观其形仿佛能闻其声。
史书记载,斗彩鸡缸杯为成化皇帝年明宪宗朱见深使用的酒杯,由景德镇御窑厂烧制。所谓的“斗彩”是指彩瓷彩绘上的一种工艺,先用青花在坯体上描绘图案轮廓。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以各种彩料来填绘,经低温彩炉烘烤后成型。
由于彩绘的方式分为釉上、釉下两部分,有拼斗之意,故曰“斗彩”。由于是皇帝御用用品,成品率极低。当时上品被送到宫内,次品则被销毁,故流传到民间的数量极少。在古代就这样关于斗彩鸡缸杯珍贵程度的描述,“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
早在明万历皇帝的《明实录·神宗实录》中,就有“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的记载。到了清朝,斗彩鸡缸杯依旧受到收藏爱好者的追捧,“万历器索金数两,宣德、成化者倍蓰之,至鸡缸非白金五镒市之不可,有力者不少惜。以陶器而得玉之上价,其贵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