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12公分石榴树价格,8公分石榴树产地
-
¥300.00
石榴(拉丁名:石榴属)落叶乔木或灌木;单叶,通常对生或丛生,没有托叶。花顶生或近顶生,单生或数个簇生或由聚伞花序组成,近钟形,裂片5-9,花瓣5-9,许多褶皱,覆瓦状排列;胚珠多数。浆果球形,顶部有宿存萼裂片,果皮厚;种子多,浆果近球形,果实成熟期9-10月。外种皮肉质,半透明,多汁;内种皮革质。
性质甘甜,酸涩、温热,有杀虫、收敛肠道、止痢的作用。石榴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和梨的两倍。
中国石榴栽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据《鲁公志》记载,是张骞从西域引进的。我国北方和南方都有栽培。安徽、江苏、河南等地种植面积大,培育出一些品种。安徽省怀远县是中国石榴之乡,“怀远石榴”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石榴是吉祥物,是许多孩子和幸福的象征。
石榴是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热带地区是常绿植物。树冠呈丛生状,自然呈圆形。根是黄褐色的。生长旺盛,根际易生根。树高可达5-7米,一般3-4米,但矮石榴只有1米左右高或更短。树干灰褐色,具瘤状突起,树干向左扭曲。
树冠上有许多树枝,树枝是方形的。小枝柔韧不易折断。初生枝纵横交错,在充满活力的小枝上对生,具小刺。刺长与品种和生长有关。繁茂的树比老树的刺多。芽的颜色随季节而变化,包括紫色、绿色和橙色。
叶对生或丛生,长披针形至长圆形,或椭圆形披针形,长2-8厘米,宽1-2厘米,先端尖,表面光滑,背面中脉凸出;叶柄短。
花是两性的,根据子房发育与否,有钟形花和管状花。前者卵巢发达,善于受精结实,后者常枯萎不结实。一般来说,一个或多个花在新梢的和颈背下面的叶腋之间。萼片硬,肉质,管状,5-7浅裂,与子房宿存;花瓣倒卵形,与萼片互生,覆瓦状。花可分为单瓣和双瓣。双瓣品种雌蕊多,不育,花瓣数十片;花多为红色,有白色、黄色、粉色、玛瑙等颜色。雄蕊多数,花丝无毛。雌蕊具1花柱,长于雄蕊,心皮4-8,子房下位。
成熟后成为一个大的,多室,多果的浆果,每个室有许多种子;外果皮肉质,鲜红色,浅红色或白色,多汁,酸甜,是可食用的部分;内种皮角质,有些退化软化,即软籽石榴。
石榴开花期为5~6月,果期为9~10月。石榴的花期是五月到十月。
石榴树繁育模式
短枝扦插:在萌芽前,从结实的母株上剪下1年生、2年生的无病虫害枝条作为插条种子。种子插条被切成2-3节的短插条。切屑后,用40%多菌灵300倍液或5%纯毒清300倍液浸泡10-15秒灭菌。插穗下端分别在生根粉溶液、0.05%吲哚乙酸溶液和0.05%萘乙酸溶液中浸泡3s后扦插。按30cm×12cm的行距,将插穗的坡度向下插入土壤中,上部芽孔高出地面1 cm~2 cm。插盒后,应立即浇水,使腔室表面稍干,并刮锄头提高地温。灌溉后,可用塑料薄膜或麦麸覆盖土壤水分。
长枝扦插:多用于直接建园或庭院内少量繁殖。应挖直径60厘米至70厘米,深度50厘米至60厘米的种植坑。坑外约5公斤腐土和杂肥应与表土混合备用。两到三个1-2岁的80厘米至100厘米长的插条应插入每个坑。岩屑与地面的夹角应为50度至60度,然后在坑内深度为40厘米至50厘米。然后,把土填实。后,树托盘应装满水,并用塑料薄膜或草覆盖以保持水分。
石榴树栽培技术
秋季落叶后,次年春季出芽前,可栽植或盆栽更换。种植应选择阳光充足、背风、稍高的地方,土壤应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盆栽植物采用腐叶土、园地土、河沙混合栽培,并添加适量的腐熟有机肥。种植时,应采取土壤质量。地上部分应适当切割和修整。栽种后要浇水。它应该放在阴凉处。发芽后,应移到通风、阳光充足的地方。
照明
光照和温度是花芽形成的重要条件。生长期需要充足的阳光,光照越充足,花就越鲜艳。背风、阳光、干燥的环境有利于花芽的形成和开花。光照不足时,只有长叶子不会开花,影响观赏效果。适宜生长温度为15~20℃,冬季温度不应低于-18℃,否则易冻害。
水肥
石榴大田种植应每年施一次有机肥,改盆栽1-2年。在生长季节,应施肥3至5次,并注意松土除草。盆地土壤应经常保持湿润,以防旱涝。
修剪
石榴需要年复一年地修剪,可以做成单树干圆头,也可以多树干丛生,也可以修剪成矮小的平头冠。在结果期,长枝夏季采摘,秋季后剪短,避免二、三级枝在顶部,以储存养分,从而形成下一年的结实母枝,并及时切断根际的萌芽分蘖。
越冬
北方寒冷地区,冬季宜采用冷库或地窖。
食用益处
石榴是一种浆果,其营养丰富,维生素C比苹果、梨高1~2倍。原产中国西域,汉代传出中原。石榴成熟后,全身都可用,果皮可入药,果实可食用或压汁。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很高营养价值,所以老人应该常吃石榴。石榴是一种珍奇的浆果,其果实营养价值较高。
研究发现,石榴含大量的有机酸、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中医认为,石榴具清热、、平肝、、和止泻功效,适合黄疸性肝炎、哮喘和久泻的患者及经期过长的女性。
石榴原产波斯(今伊朗)一带,公元世纪时传入中国。“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边,因依汉使搓。”据晋·张华《博物志》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
人杰地灵的临潼骊山,不仅为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珍贵的秦唐文化遗迹,而且培育了多彩多姿的中国石榴文化之花。中国石榴文化的产生、发展与成熟,凝聚着“采国外名花,结国内硕果”的意蕴,显示着历代陕西人对美好吉祥事物的热爱与向往,激励着临潼人民对现代文化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中国的石榴在临潼,临潼是中国石榴文化的发源地。当年周恩来陪同外宾访问参观秦始皇兵马俑时,见山上因汞含量超标而什么都不长时,问为什么不种石榴,于是石榴大盛,毛纪念堂前的18棵石榴即为陕西父老从临潼移植。
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来到了安石国。其时,安石国正值大旱,赤地千里,庄稼枯黄,连御花园中的石榴树也奄奄一息。于是,张骞便把汉朝兴修水利的经验告诉他们,救活了一批庄稼,也救活了这棵石榴树。那一年石榴花开得特别红,果儿结得特别大。张骞回国的时候,安石国王送给他许多金银珠宝,他都没要,只收下了一些石榴种子,作为纪念品带了回来。从此,由骊山“红宝石”变成的石榴,便开始在长安上林苑和骊山脚下定居繁衍,成为今日的临潼石榴。
张骞得石榴种,经丝绸之路传入内地,在当时的长安上林苑、骊山温泉宫种植。据汉上林令虞渊追忆,上林苑其时栽植奇花异卉达三千株,内有“安石榴十株”。因得到汉武帝的喜爱,后又命人将石榴栽植于骊山温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