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1米高檫木小苗
-
面议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可达35米,胸径达2.5米;树皮幼时黄绿色,平滑,老时变灰褐色,呈不规则纵裂。
顶芽大,椭圆形,长达1.4厘米,直径0.9厘米,芽鳞近圆形,外面密被黄色绢毛。
枝条粗壮,近圆柱形,多少具梭角,无毛,初时带红色,干后变黑色。叶互生,聚集于枝顶,卵形或倒卵形,长9-18厘米,宽6-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浅裂,裂片先端略钝,坚纸质,上面绿色,晦暗或略光亮,下面灰绿色,两面无毛或下面尤其是沿脉网疏被短硬毛,羽状脉或离基三出脉,中脉、侧脉及支脉两面稍明显,下方一对侧脉对生,十分发达,向叶缘一方生出多数支脉,支脉向叶缘弧状网结;叶柄纤细,长(1)2-7厘米,鲜时常带红色,腹平背凸,无毛或略被短硬毛。
雌花:退化雄蕊12,排成四轮,体态上类似雄花的能育雄蕊及退化雄蕊;子房卵珠形,长约1毫米,无毛,花柱长约1.2毫米,等粗,柱头盘状。
果近球形,直径达8毫米,成熟时蓝黑色而带有白蜡粉,着生于浅杯状的果托上,果梗长1.5-2厘米,上端渐增粗,无毛,与果托呈红色。花期3-4月,果期5-9月。
栽植
檫树造林一般以实生苗造林为主。但有些地方,在不利气候条件下(干旱、冰冻)利用檫树萌芽能力强的特点,采用截干造林效果也好。檫树芽苞萌动期早,在冬季无严重冻害的地区,尽可能在檫树落叶之后,采用冬季造林。
檫树喜光,速生,5年生高可达7-10米。因此应适当稀植。湖南省林科院试验林场低丘红壤上13年生的檫树人工林,每亩初植107株现保存66株,平均胸径13.9厘米,平均树高为12米,每亩立木蓄积5.98立方米。
檫树适宜混交种植,利用种间的相互关系,既能充分发挥檫树的优良特性,又能促进混交树种的生长,效果比纯林好。据湖南靖县排牙山林场,采用一行檫树与二行杉木的混交试验(每亩檫48株,杉82株),13年生,每亩立木蓄积为12.37立方米。其中:檫树平均胸径14.6厘米,树高为14米,立木蓄积为6.69立方米,杉木平均胸径12.7厘米,树高为8.7米,立木蓄积为5.68立方米。可见,檫、杉混交是可行的,在土壤、水肥条件较好的平地或缓坡地栽植,用于"四旁"绿化,均生长良好。
抚育管理
抚育工作应做好补植、除萌、开沟排水、扶正培土、除草松土等项工作。
檫树郁闭成林后,林木生长转入高粗生长盛期、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肥。据1970--1972年,湖南湘潭地区林科所,对5年生的檫树进行成林全垦抚育试验,郁闭后未垦复的第1年,树高年生长为70.5厘米,第2年就降到27厘米,第3年垦复后,上升为117.5厘米。抚育时期好安排在4-7月与9--10月两个生长高峰之前进行。抚育方式,可采用开沟渠抚压青施肥或种植冬季绿肥等措施,为檫树后期速生创造条件。
在密度较大的5--6年生的林分,郁闭度达0.7以上,自然整枝明显,本着留优去劣、留稀去密、分布均匀的原则,可分一至二次间伐,后每亩保留40--50株。10年以上的人工林,应根据经营目的,林分生长状况,及立地条件等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密度,但切忌打枝。
地理分布
檫树花
产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及云南等省区。常生于疏林或密林中,海拔150-1900米。
地理分布范围为:北纬23到32°,东经102到122°。湖南分布较多的为武陵山、雪峰山脉及湘赣两省交界的武功山、罗霄山山脉的一带。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区,但在主峰高的群山中,海拔高可达1500-1800米左右。
檫木(学名:Sassafras tzumu),为樟科檫木属植物,原产于中国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包括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湖北、湖南、江苏、四川、云南与浙江等地。本种生长速度快,木质坚韧,为落叶乔木,高可达35米;树干端直;椭圆形或卵形叶子互生,全缘或一边分裂,或上部三裂、下部有白粉,羽状脉,基部一对侧脉发达;早春开花,其后再长叶子,花两性,总状花序生于叶腋;蓝黑色椭圆形核果秋季成熟,有白粉,果柄上部肥大成红色棒状。